考虑到枢密使掌管天下军务,这重要程度可完全不下于李纲这个左相。
这样的提拔,完全打破了原本的升迁体系,这让天下文人武将如何看待?
一个小小的武翼郎因为上了一篇奏疏,就直接出将入相……别说是齐朝了,历朝历代可有这种先例?
其二,齐朝的“祖宗之法”
,历来都是重文轻武,以文人士大夫压制武人的。
所以,哪怕这个岳飞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基本上不可能让他做枢密使。
而是必然要找一个同样分量的文官去制衡。
否则,谁知道他掌握兵权之后,会不会再像太祖一样来一手黄袍加身?
当然这一点群臣不敢明说,可话里话外的意思,裴谦还是准确地领悟到了。
在群臣激烈的进谏过程中,还有几个御史台的言官恨不得把头往柱子上撞,以劝谏新官家的这种害国害民、极有可能引得社稷动荡之举。
裴谦对于群臣的表现并不意外,也并不慌乱。
毕竟他在原本的那个世界,也没少干这种事情。
群臣更激烈的反对,他也都见得多了。
等这些人闹得差不多了,裴谦才看向李纲:“李相,你和群臣说来说去,无非也就是想要朕给你们一个不遵循祖宗之法的理由。
“好,朕就给你们一个理由!
“大宋开国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
太祖时便是与文人士大夫共天下,朕问你们,为何我朝养士百余年,最后却养出了一个靖康之变!
“诸位读的圣贤书到底能不能打赢金人,能不能复我大宋河山,难道还要朕来告诉你们吗?”
说罢,他看向有些不服气的李纲:“李相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想当初汴梁保卫战中,你也是出了大力的,有功于社稷,这一点朕自然清楚。
“但你李纲毕竟是个文臣,难不成你自认为很有统兵治军之才吗?
“更何况伱好好想想,当初汴梁保卫战中,你一力主战,有多少无能的昏官在拖你的后腿!
难不成时移世易,才过去没几个月,你就要变成和那些昏官一样的人,又来拖朕的后腿了吗?”
李纲被怼得一时语塞。
他有没有统兵治军之才?
其实李纲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毕竟当初如果没有他,靖康之变就要提前半年多到来了。
可要说李纲敢不敢自诩为天下名将?恐怕他心里也是有数的。
而且,回想起当初朝堂中人对他掣肘的情况,此时被新官家这一番质问,还真是有些底气不足。
于是,李纲吹了几次胡须,最终却还是没能说出个所以然,只是梗着脖子道:“官家若是如此说,不如将臣这个左相之位,也一并交给这位岳将军好了。”
此言一出,裴谦沉默了。
李纲和群臣都长出了一口气,心想还好,看着这位新官家还没有彻底昏头。
他还是知道,这个偌大的国家需要他们这些文官来治理的。
然而裴谦低头片刻,认真地点了点头:“也不是不行。”
李纲差点惊得眼珠子掉出来。
什么?!
原来官家刚才不是被他说住了,而是在认真考虑此事的可行性?
不只是李纲,就连群臣也都懵逼了。
裴谦直接从龙椅上站起来,冷冷得扫视这些明显有些想搞“非暴力不合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