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大将军府拿到这份新官制的议案后,贾诩等人都很吃惊,急忙督请李弘回府,但李弘不以为意,直到半夜才走进了书房。
贾诩把案几上的文卷递给了李弘。
李弘拿在手中,却没有看,“你们商量很长时间了,有什么看法?”
几个人互相看看,都没有说话。
李弘随即把文卷放到了案几上,“这么说,你们没有意见了?既然没有意见,我也没必要看了。”
“大将军还是看看吧。”
贾诩叹道,“长公主是个天才。”
“是吗?”
李弘丝毫没有诧异,“贾大人请说说。”
=
这个新官制完全体现了以长公主为首的坚持“以法治国”
的一帮官吏的治国思路。
这些人主张“不法古、不循今”
,锐意改革,从这份新官制来看,他们不仅仅是锐意改革,而且还改革得很彻底。
这些人推行“法”
、“术”
、“势”
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突出强调君权的至高无上。
新官制中有两个惊人的创举,一是增设了中书监,并以中书监为中朝,和内朝互相呼应,皇权大为稳固。
二是把尚书台划出外朝,成为和外朝平起平坐的独立机构,并且把尚书台迁出了宫中。
这两个惊人的创举正是为了加强和巩固皇权,让君主的地位更加崇高。
=
过去长公主主政,四位大臣参隶尚书事辅政。
长公主一个人督领内朝,而中朝则由长公主和四位辅弼大臣共同督领,尚书台的权力被五个人瓜分了。
现在增设中书监,以中书监为中朝后,长公主就一个人督领了中朝、内朝,手中的国政决策权急剧扩大,权力骤增。
=
尚书台迁出宫中后,由大将军督领。
由于大将军身份特殊,又是辅政的大司马大将军,所以依然拥有参予国政决策的权力,另外还独自拥有兵事上的决策权。
现在尚书台是个和外朝平起平坐的独立机构,不再承担中朝的一部分职权,因此国政上的决策权有所减少,但随着机构的扩大,尚书台本身拥有的一部分相权即行政执行权却随之扩大了。
尚书台依旧权重。
外朝诸府因为改设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相权迅速扩大,但让外朝大臣耿耿于怀的是,它的一部分被中朝夺去的国政决策权因为中书监的设置,还是被长公主控制着,而尚书台的独立和迁出宫中,又让自己的一部分行政执行权和尚书台拥有的行政执行权重叠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外朝非常不利的格局。
尚书台和外朝诸府都可以接受中朝的指令,执行皇帝的命令。
皇帝倚重和信任尚书台,决策后的政事都让尚书台去执行,那么外朝诸府就形同虚设,没事可干了。
反之,尚书台的大吏们就可以去喝喝酒聊聊天、混混日子了。
长公主爱恋大将军,信任大将军,朝堂上下无人不知。
退一步说,就算长公主和大将军之间没有私人感情,但为了中兴社稷,长公主也会主动去讨好大将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看看孩子的预收吧一个倒霉蛋决定在网游文养老文案见最下嘉慈平平无奇女装三坑种草姬,天天姐姐妹妹挂在嘴边,但最想做的事却是给每个流浪在外的野生帅哥一个温暖港湾。所谓闷到极致就是骚,说的就是他这样...
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堂中华,四方来贺!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开疆拓土,千古一帝。大顺皇朝,由朕开创新的篇章!...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未婚夫背叛,唐沫儿一不小心招惹上了京都豪门贵胄顾墨寒。某天,唐沫儿捏着手里的两道红杠杠,怒,顾少,你为什么要搞大我的肚子顾墨寒将一个小奶娃塞到她怀里,老婆,乖,那是二胎。于是唐沫儿奶完了大...
入v公告八月一日入v,大家不要着急哈,耐心等待一下,爱你们呦本名又叫小弟想上位在遇到那件事之前,闵允琪对班长周言昭的印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就是彻头彻尾的淑女长相漂亮,家境又好,性格又特...
她乃当朝丞相嫡幼女,本该过着千金贵女的生活。但由于丞相宠妾灭妻,生母又懦弱无能,实则被府中众人欺凌,从小过着奴仆之子一般的生活。及笄之日母亲被害死,后来被继母嫁给一位痴傻官家子,成婚当日却离奇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