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能拉车的牛怎么也要十几两银子,再做一辆车,最少也得二百文。
他娘,你看呢?”
王大柱有点心疼,刚赚的钱还没热乎呢,就要买这买那都安排出去了!
钱不禁花啊,一松手就花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家的,我听你的。
你认为有必要咱就买。”
李氏没有意见,买牛车也是置办家产。
“爹娘,咱家有自己的牛车可以往返镇上方便,车上装个小炉子。
到了镇上找个空地,熬点骨头汤,送饭送饺子给人家一碗热汤,天冷吃点热乎的。
估计更好卖。
天黑的早,早点卖完早点回家,也免得路上耽误时间。”
桂枝分析。
“我看挺好!
买了牛种地也能用。
还是有牛车方便,雇别人的车问东问西的,总想知道咱们卖去哪了,怎么卖的,赚了多少钱。
咱自己的小买卖不想让别人乱说呢!”
二丫表意见。
“我听爹娘的!
有自己家的牛车更好!”
大丫无所谓,但也希望有牛车拿东西方便。
“行,就买牛车,明天卖完饭就去看看。
明早我也和爹商量一下,看他有认识的人没有。”
王大柱决定下来,也轻松了。
第二天一早,大柱和老爷子说要买牛车,老爷子高兴了。
正好他知道老太太娘家那个村,有几户养牛的,说着马上就要带去看看。
大柱带了银子,和老爷子雇了牛车去老太太娘家北坡村。
那里有牧民养牛养马的,也有种田种地的。
到了村里,有卖肉的,大柱买了两斤肉,两斤糕点。
先去大柱舅舅家问候了一下,舅舅家也是种田的,儿孙满堂,自己家也是有牛有车,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然后又去买两斤肉,两斤糕点,拎两斤酒,来到老爷子年轻时经常在一起玩耍的丁爷爷家。
丁爷爷家是牧民,有十几头牛有两匹马。
一听说老伙计要买牛,马上带爷俩个去牛圈,从自家里挑出一头两三岁左右的公牛。
正好是壮年牛,拉车干活有劲,也稳。
也不肯多要钱,只要了八两银子。
丁爷爷热情又带去村里铁匠家给牛挂掌,挂上铁掌走路拉车不伤牛蹄子。
顺便看看订制牛车,正好有现成的,还带车厢,买了一个活动的小炉子,花了二百五十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