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希望朝廷派兵来关外,辽东有个沈世魁已经够了,万一朝廷大军战后不走,那就麻烦了。
如今这样的局面,外东北的战事还是他吴三桂做主,他不仅大权在握,还可以趁机向朝廷索要好处。
如果作战胜利,还能抢夺不少地盘,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吴三桂拟了一份单子,向朝廷讨要粮食、布匹、军械、马匹、最重要的,吴三桂讨要3000挺《赵氏步枪》。
早在安业三年,李建安还是副总理时,他就邀请赵宝桢父子进入工部,研发新式步枪。
赵宝桢是火器专家,曾研制出多款实用火炮。
他们按照李建安的要求,结合鲁密铳、燧发枪和佛郎机的特点,研制出了《赵氏步枪》。
赵氏步枪长4尺6寸,重7斤5两,后膛装药,激火点发,比火绳枪方便多了。
经过几年研发实验,赵氏步枪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不仅火力猛,填装快,而且方便操作,射击准。
步枪构件大多采用钢材,密封好、伸缩小、耐高温耐严寒。
新式步枪采用弹药一体的“子弹”
,子弹里面打的是钢珠,可以说是一款大成之作。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赵氏步枪造价高昂,需要慢工出细活。
如今生产虽然步入正轨,但每天最多制造7挺,还没有列装部队。
吴三桂一次性讨要3000挺新式步枪,朝廷根本拿不出来。
如今造好的加在一起才2280挺,不可能都给吴三桂。
别说朝廷没有,就是有也不能都给他。
李建安几位内阁成员开会,决定物资砍半支援吴三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