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诗歌社的人没日没夜的练习朗诵,无论是节奏还是情感方面自认为有了一定的突破。
可业余总归是业余的,遇上专业的还是有些怵。
“不要紧张,大家挥好自己的水平就行。”
李田一细心的安慰着几个女生,其实她自己也有些紧张,不过更多是激动。
学校方面也派了刘主任前来,蒋明春作为这个节目的校方策划和肖老师杨指导站在一起。
艺术部门派来的杨指导经手过好多国家级的节目,这还是她第一次来给学生做指导。
不过这次是她主动要求来的,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曲子之后,她就对此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同时也想和传闻中策划出这个节目的学生见一面。
“你就是蒋明春同学吧?”
“杨老师我总算见到真人了!”
蒋明春表现的很激动,这不是装的,而是实打实的激动。
诗歌社的众人此刻格外羡慕蒋明春能和这位老艺术家站在一起握手。
不过身为燕大的才子们也是有傲气的。
一个个矜持的很。
“听说,老中青同台的表演构想是你提出的?”
蒋明春点头:“是肖老师给了我引导,然后我才想出来的。”
旁边的肖敏嗔怪的瞪了这小子一眼,这时候了还不忘了拍自己的马屁。
“哦?那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蒋明春思考了一下,把那天和肖老师说的情况说了一遍,简单来讲就是合唱部分由学校合唱团和国家合唱团共同完成。
学校合唱团代表青年一代,国家合唱团代表中年一代。
然后朗诵的人员当中选择几位年长的老艺术家搭配诗歌社选出的成员,组合成老中青三代。
主任和几个老师们听完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倒是杨指导突然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那你觉得朗诵部分和合唱部分如何衔接呢?是朗诵完就立刻大合唱吗?有没有考虑到场上表演人员的登台情况?总不能朗诵的在前面朗诵,合唱的就一直杵在后面做背景吧!”
杨指导的问题问的很尖锐,也很细致。
在外人眼里这种口气,有点质疑或者是存心要让蒋明春下不来台的味道。
就连几个校领导和肖老师都觉得这位杨指导有些吹毛求疵了。
你让人家一个业余的学生,来回答专业的问题,这就有点过了。
肖敏正想着开口给自己学生打个圆场,不料蒋明春却是一点也不慌直接开口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