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驾崩,十四岁的王子夏侯麟安即位。
吴国原本就不大稳定的政局再次发生变化,权臣和各番王磨刀霍霍,伺机而动。
国内亦动荡不安,山贼滋生,百姓荼毒。
武林也陷入一片风雨飘摇中。
吴王后宫招采女
放眼天下,虽大体呈三分之势,然势力之间并不平衡。
吴国原为天子之国,多年来皇室消耗,渐渐被王国蚕食,已经退守东边,沦落为王国之地,实力尚不如另二国。
余威不在,新患滋生,前景堪忧。
蜀国占据西南险地,素来尚武,天下第一;然受地域限制,国力有限,无法进一步扩张。
另王室人丁不旺,为第一隐患。
魏国尽得西北大片肥沃之地,面积国力等皆为吴蜀之和。
然,嫡庶众多,相互制掣,徒浪费大好时机,多年来一直未能统一天下。
再看天下武林,与天下三分中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中间地界共三十二州郡,名为各国所有,实则臣服于天下第一大帮派:离火教。
三十二州郡俨然为一个国中之国,是贫困者的避难所,是冒险家的乐园,亦是巨大利益的必争之地,当然也是三国的心头刺。
虽然如此,而且也都知道离火教的发展壮大全得益于三国内部明争暗斗,却也实在抽不出手来将它湮灭。
现如今,光凭一国之力,似乎已经无法如之奈何了。
转眼前四年过去,年青的离火教主君逸尘稳稳的握住这一权力,
四年,未曾有任何人能动他分毫。
吴国692年,吴国少年天子夏侯麟安年满十八,提前行弱冠之礼、临朝,大赦天下。
同年,慧慈太后颁下懿旨,采选天下良家女子,充实后宫。
懿旨一下,天下震动,虽然这也算是意料中的事,不过天下依旧免不了议论纷纷。
毕竟,吴王登基四年,并未立后,此举采女,又不提立后之事,着实古怪。
坊间传闻,是朝中两派旗鼓相当,胶着不下的缘故。
说白了,就是小吴王一半是傀儡,被二个财大气粗的臣子给挟持了。
就算立不立后,也得听他们的,自己没一点主权。
政盟及军盟
这两派,天下皆知,就是以闻人氏为首的政盟及以东方氏为首的军盟。
二大氏族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并肩把持吴国朝政也有百年以上,甚至将吴国从天子之国拉下来,也有他们很大一部分功劳。
史学家甚至谏言,多次提及田氏代齐甚至五霸弱周之事。
不过,没有军政大权,光靠笔杆子和嘴巴,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让自己死的快一点、难看一点。
闻人氏一直占据大冢宰一职,为吴王首辅,政务决策大多出于闻人家,很多时候都不奏报吴王。
天下号称“只闻小人,不知天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