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云河县中考发榜了。
徐志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河县高级中学;
他的好朋友张大勇也幸运考进了云河县高级中学。
云河县就一所高级中学,全县八千多名初中生,才招收六百人。
那时候能考上高中的,真的是非常厉害了。
就是考进高中也不是高枕无忧,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不足一半,这还包括大专、中专。
高一分班,自然是徐志书分到一班,而张大勇分到十二班。
高一一班,高手如林!
徐志书也是倍感压力巨大,有些不适应。
第一次月考,竟然考了全班倒数第二。
回想一下,在初中的时候,他每次考试都是位居前列。
但是现在来到高中,这种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这样巨大的反差,他内心真的很难接受。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下去,都想打退堂鼓了。
然而,每当他想起父亲不辞辛劳地上山采药,只为了能够供他读书时,他就感到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感涌上心头。
同时,姜瑛对他的嘱咐也一直在耳边回响,让他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徐志书下定决心要重新振作起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争取有所进步。
努力没有白费,期中考试,徐志书竟然考的非常不错。
班主任邱雪娥对徐志书的出色表现给予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徐志书学习。
此时,一个女生在默默关注着徐志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