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弥补过错,我们选择了选拔一些少年和孩子,只要他们经过训练,就能来支队。”
“这些少年和孩子,未来主要就是补充进入军工小组。”
话说到这里,刘武也就感兴趣了。
大概看了一下文件,里面确实有这项计划,甚至可以说这些孩子已经选拔出来了,一共一百二十二人。
按照文件所言,一个村就两个名额。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不是刘武意识不到少年和孩童的重要性,只是刘喜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要知道,自己离开之前,可没布置过这件事情。
而且这文件里也没写原因。
“是这样的”
刘喜解释道:“这少年和孩子我们是有两手准备。”
“先就是少年,都是十二岁到十六岁,老实巴交到屁都打不来一个的那种。”
“这少年其实都很好,老实人,踏实肯干,也能吃苦,比大多数村民好的太多太多了。”
“这些人也简单,那就是为支队生产武器。”
“因为他们踏实肯干能吃苦不抱怨,也耐得住寂寞,所以零件加工这种枯燥的工作交给他们是最好的。”
“至少他们做事认真不马虎,制作出来的零件自然也很合格。”
“而孩子,则选择聪明伶俐,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
“这些孩子脑子活,学东西快,动手能力强,虽然军工生产打磨零件他们不合格,但是只要教育得当,做师傅不是什么难事。”
“不说别的,这类孩子干活静不下心,所以喜偷懒,喜方便,搞一些偷懒的东西他们最擅长。”
“这东西,就是您口中的机械机床。”
“有了这些人,咱们军工生产的度就会越来越快。”
“再说了,咱们这也不是做坏事,而是做善事,可以保证这些少年和孩童吃的饱,还能读书写字,村民们都愿意,为了争抢这个名额都打破了头。”
刘武听的目瞪口呆。
不是。
这道理谁教你的??
总感觉这是歪理邪说,但又总感觉这很靠谱是怎么回事?
还有,村民为什么都愿意?还打破了头?
面对刘武的疑问,刘喜讪讪一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