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
[g]
汉语成语
“草菅人命”
这一成语源自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故事。
其相关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班固所着的《汉书·贾谊传》之中。
所谓“草菅人命”
,原本的含义是将杀人视作如同铲除杂草一般轻而易举,肆意地剥夺他人宝贵的生命。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人类性命的极度漠视和践踏,完全不把人的生死当回事儿。
它形象地比喻了那些轻视人命价值、凶残无道之人,他们毫无顾忌地滥用权力或武力,残忍地杀害无辜百姓。
在实际运用中,“草菅人命”
这个词语常常被用作谓语,表示某人实施了这种残暴的行径;也可用作宾语,例如“他竟敢如此草菅人命!”
;还能当作定语来修饰名词,比如“那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恶魔”
。
无论是哪种用法,都生动而深刻地描绘出了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恶劣行径以及其所带来的惨痛后果。
中文名
草菅人命
拼音
g
近义词
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
反义词
为民请命、为民除害
注音字母
ㄘㄠvㄐㄢㄖㄣˊㄇㄥˋ
成语出处
《汉书·贾谊传》
语法结构
动宾式
语法属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