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留下继续搞生产,另外一半用来偿还分期付款的金额,实现双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不可免会面临两件事情。
风险和机遇并存。
搞不好,一败涂地。
搞得好,会成为先驱者,占据最大的市场。
方林说道:“能够生产制造农用车的企业,远不止我们燕京农机厂一家,远的不说,就说燕京一地,大大小小的农机车辆生产企业,没有十家也有八家,若是再算上周边地区和城市,这个数还要翻上一番。”
“咱们敢为人先,同意分期付款,即使其他企业和工厂仿效,我们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企业,车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必然会高于其他企业。”
“有了口碑和信誉,以后他们再买车,是会选择我们,还是选择了没有打过交道的企业?”
“嗯!
是这个道理。”
听完方林丝丝入扣的分析,刘保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计划经济只是快要完蛋,还没有彻底崩溃。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价格是固定的。
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都不敢随意上调或下降商品价格。
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怎么能将农用车,尽可能多地卖给有需要的公社和大队。
方林给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建议。
燕京农机厂顶着帮助贫下中农,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旗号,分期付款名正言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