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知道真相的,却又只能站在乱局边上着这一切,无能为力。
于是舒诗瑶更开心了。
顺风顺水上了初中,舒诗瑶开始谈恋。
她对于喜欢人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兴趣,但她喜欢在这段只属于两个人的关系中尽情扮演另一种人的感觉。
甜美的笑容,天真的语态,男孩子们耍帅时崇拜的眼神,还有接受告白时害羞的神色。
可一旦在一起,一切重新又变得无趣。
初中生的世界很单纯,就算“在一起”
,也只是中午一起去食堂,晚上一起去自习。
无趣之后紧接就是厌弃,再之后莫名其妙地疏远,最后是分手。
因为舒诗瑶的随心所欲,小学时积攒的人缘变了味,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变得拥有独立意识,不再是指哪打哪的一杆枪,年级中划分出两个阵营,女生们多半讨厌她,男生们则多半喜欢她。
舒诗瑶对这些并不怎么在意。
她从谈恋这件事里又挖掘出另一个乐趣。
她不再直截了当地分手,而是喜欢将自己变成一个受害者,那样的话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哥哥”
也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到她多一份内疚。
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她假装生病来获取爸爸的关心。
但时间一久,她的“哥哥”
终于隐隐约约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
或许是受够了安慰她,或许是受够了如出一辙的过程,又或许他终于发觉这只是一个骗局。
但是没有关系呢。
察觉到顾云川的懈怠,舒诗瑶安安分分消停了一段时间。
她不再反复无常地谈恋,而是瞄准了自己的同桌。
她当然知道对方喜欢自己,只需要一些小小的暗示和破绽就能让对方轻易地上钩。
他们在一起,舒诗瑶又重回自己的老本行,尽心尽责扮演着一个陷入热恋的小姑娘,有时候逼真到自己也会被骗到。
身边的朋友都为她感到可惜。
男生其貌不扬家境一般成绩又糟糕,无论放在哪个层面去对比都只能得出“不般配”
的结论。
舒诗瑶也讨厌他,讨厌他随地吐痰的坏毛病,讨厌他总在空间上发一些装逼又矫情的说说。
但他越是表现不佳,就越能衬托出舒诗瑶“痴情”
。
中考前一个月,舒诗瑶提出了分手。
她什么都没说,就这么平平静静一直到中考结束。
舒诗瑶如愿以偿“发挥失常”
。
她表面上一如往常,私下里却假装自杀,被顾云川“恰好碰到”
。
顾云川一再追问,舒诗瑶才将一早准备好的说辞讲出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