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皆集,议论纷纷。
道荣先声:“吾闻吕布已得王允之失言,用以生事。
此非小事,汝等谋士,当急思对策。”
一谋士进言曰:“主公之忧,诚属实情。
吕布虽强,但其人多猜忌,内部不和。
我等可乘其内忧,密派人马,暗中结交其下属将领,以动摇其军心。”
又一谋士曰:“不可!
吕布虽内部有争,其人武勇,下属将领虽有不满,未必敢反。
倘若行此计,反被其知,更加固其内部。”
道荣闻言,点头曰:“此言有理。
吕布非等闲之辈,我们需更审慎应对。
更何况,今王允已泄密,形势对我不利,应从长计议。”
一老谋士步前,言曰:“主公,吕布用王允之言为饵,此实反间之计。
我等不可中其计。
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公开宣布加强城防,示弱于外,实则密集兵力,以待吕布不测。”
道荣沉吟片刻,曰:“此计甚妙,实可试之。
然吾更忧周边小邦之态度。
彼等已被吕布之言所惑,若不早作破解,恐将生变。”
谋士对答曰:“主公明鉴,吾等可即刻派使向周边小邦澄清真情,解其疑虑。
同时,密送礼物,增进友谊,使之不从吕布。”
道荣颔,命其行此事。
随后,道荣思虑再三,决定召见王允,面谕之以情。
于是,王允被召至前,跪于地,面露恐惧。
道荣视其久之,终开口曰:“王允,吾知汝非故意泄密,然此事关系重大,已使洛阳城风声鹤唳。
汝虽无心,但害已成,知此乎?”
王允颤声答曰:“臣知罪,愿受死以谢天下。”
道荣摆手曰:“吾不杀无辜,汝虽有过,但乃酒后失言。
吾问汝,可有补救之策?”
王允思索片刻,曰:“臣愿以私财赈济边城,又愿亲往周边小邦,以实情告之,解其疑虑。”
道荣闻之,稍感宽慰,曰:“汝此言甚好,即刻准备,无失时机。”
王允领命,退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