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这个时期的火枪兵,那是需要勇气的,首先要不惧怕自己手中的火枪炸膛,另外还要面对如潮水一般冲来的敌人毫无感觉,只有达到这两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火枪兵。
“回陛下,这种枪我大明朝装备的最多了,在嘉靖爷三十七年(1558年)就制了一批,大约有一万支,现在我大明朝基本都装备它呢。”
边说富明德还边朝天上作了个揖。
“一万只?你没说错吧?怎么会这样多?”
杨改革的预想里,制作一批有个一两千支就算是明朝的国力强盛的表现了,没想到一造了一万只。
“回陛下,奴婢怎么可能记错,确实有一万只,这是记录在案的。
不会少。”
富明德很肯定的说。
杨改革对明朝的军事制造业有了新的认识。
说到:“那你说说他的制造成本和过程吧。”
杨改革有点迫切的想知道这枪的成本和过程了,要是不贵,自己就可以先造一些鸟铳,当作教学武器,慢慢的改进出燧发枪就好了。
“回陛下,好的。
这鸟铳呢,选用十斤的粗铁,炼出一斤的精铁,用这种精铁卷出一大一小两只管。
然后用大管包住小管,两管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出内壁光滑的铳管,铳管钻成之后再于前端装准心,后端装照门。
铳管尾部内壁刻有阴螺纹,以螺钉旋入旋出,旋入时起闭气作用,旋出后便于清刷铳内壁,后部有药室,开有火门,并装火门盖,这铳管基本就制作完成了,然后在致密坚硬的铳床上。
铳床后部连接弯形枪托,铳床上安龙头形扳机……”
富明德的解说很完整,也很卖力。
仿佛一堆生铁就这样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只崭新的鸟铳。
不过杨改革还是打断了他的话:“什么,你说坚硬致密的铳床?这是个什么东西啊?”
杨改革心里猛的被“震惊”
了,铳床,难道还是早期的车床?那样的话,这明朝的科技就是在是太逆天了。
“回陛下,就是铳床啊!”
富明德莫名其妙,怎么陛下听了这东西会这样吃惊。
“走,带朕去看看。”
杨改革已经迫不及待了,一心想看看这明朝的“车床”
。
眼前这块稍微有点弯曲的木头就是富明德口中的铳床。
“这就是你说的铳床?”
杨改革扬了扬手里的那块木头
“回陛下,这确实就是铳床。”
富明德小心翼翼的解释着,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陛下。
杨改革终于明白了,铳床,其实就是安放枪管的那个木头托子,俗话就是枪把子,杨改革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刚刚熊熊燃烧起的火焰又被浇灭了。
一阵无语之后,杨改革才打破沉默,继续问道:“那这制作一直鸟铳要多久?特别是这枪管?”
杨改革作为一个伪军迷,自然知道这火枪最难的就是这枪管了。
“回陛下,这火枪主要难在枪管上,每人每天才能磨一寸,整个枪管大约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富明德很明确这些数据。
“一个月才磨一根出来?”
杨改革被这数据吓了一大跳。
印象中造枪的都是用现成的管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