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微微颔首,叉手一礼,笑道“那些金人肯放我离开,想必是你们的功劳吧不知大破金兵的辛通判可在久仰大名,尚未曾有缘得见呢”
大宋文臣领兵作战的不少,前有采石矶虞允文,辛弃疾以文臣之身领兵不算例外,可能有他那般百战百胜的记录,也是罕见。
单是他先前被派往南方传旨,结果一路剿匪剿得从江南到岭南,山贼水匪闻辛幼安之名就仓惶而逃,甚至有的地方狐假狐威地挂上“辛”
字旗号,也能吓跑不少山贼。
而如今他才到海州数月,就能一举击溃徐州金兵,可谓战功卓著,威名远振。
范成大原本一直外放为官,回到临安的时间也不长,他的官职远高于辛弃疾,如今说出这番话来,可见是发自内心,由衷佩服。
霍千钧急忙下马行礼,恭恭敬敬地答道“辛通判率兵在后方押阵,命末将和岳将军前来迎接范学士。”
“好好切不可因我一人而误了军机。”
范成大连连点头,让他上马引路。
岳璃也跟他见过礼,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到这位大学士的眼光总是流连于自己身后的那对金锤时,略略感觉有些不适,若不是因为方靖远的要求,她还真不愿穿着打扮成女子,如此装束总会引来太多人瞩目,对她而言,着实有些不甚习惯。
可方靖远说了,兵将之别,便在于此。
若是当个小兵,无人在意,她怎样装扮都可,而如今她是大宋第一个女状元,又是领兵先锋大将,越是突出女子身份,一则给对方心理压力,二则振奋己方士气,还能为大宋娘子军扬名立万,吸引更多的娘子从军入伍
反正讲道理,她是说不过师父的,哪怕再别扭,也只能忍了。
果不其然,范成大见了辛弃疾之后,先是寒暄了几句,互相赞叹了一番对方的经历,显然都不是省油的灯,话题就转到了岳璃的身上。
“岳将军不愧为名门之后,第一次上阵,就斩杀徐州刺史完颜廷,如此大功,待上报朝廷后,定有重赏。”
辛弃疾说道“倒是我们冒昧了,未曾远迎大学士一行,以致你们误入徐州被扣留,着实是下官失职。”
范成大连忙说道“辛通判千万莫要如此,若非你们前来相救,本官才是真正要出师未捷身先死,我大宋有你们这般良臣勇将,令我等扬眉吐气,不再受金人羞辱,才是大宋中兴的希望啊”
听到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得十分投机,岳璃悄悄地拉着霍千钧退下,她是宁可出去巡逻,也不愿再听两位大佬从对金策略到朝廷政策谈到儒家经典,再到诗词歌赋她终于明白师父为何一听到陆侍郎和辛通判要填词作诗时,就会露出一副牙疼头疼的表情。
她现在的头,也很疼。
霍千钧却有些不明白她为何跑前面来,追上来问道“范大学士刚才对你赞不绝口,你怎么不多向他请教请教以他如今的身份,若是出使后能平安回去,定能入阁拜相”
岳璃叹口气,反问道“那你怎么不留下”
霍千钧“咦,你拉我出来巡逻,我当然要先跟你办正事要紧啊省得你回去跟元泽告状,说我不听你的话唉,你说你,都拜了元泽为师,我好歹也算是你师叔吧别别别,不叫就不叫,别动手”
到她一抬手,霍千钧立刻认怂,“我叫你姐还不成吗咱们两家好歹也是世交,就算咳咳,不成也是好兄弟,不对,好姐弟嘛”
岳璃白了他一眼,说道“我跟先生在燕京亮过相,辛通判当初在青州举义,后来成了金国通缉的要犯,都不能明着跟你们进燕京城。
你跟在范大学士身边,千万要小心行事,切不可马虎大意。”
“知道你放心好了,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
霍千钧拍拍自己的胸脯说道“连元泽都说我比昔日长进了许多,护送范大学士之事,尽管交给我好了。”
放不放心,现在也只能交给他。
岳璃想到此处,头疼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正如方靖远所说,他们现在最缺的是人才,可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远远跟不上海州发展的进度,所以还得广撒网,多捕鱼,不对,多挖掘人才。
这样就不至于像现在,临渴掘井,临阵抓差,抓到谁算谁。
只能希望这不靠谱的霍千钧这次也能靠谱一回。
辛弃疾在金国的通缉名单上,还要去沂州走一趟,只能负责在范成大完成任务回程的时候接应。
而霍千钧和岳璃,则一明一暗,带着人马跟着范成大一起前往金国都城燕京。
范成大在南宋文坛之中,是与陆游齐名的诗人,行路之中,难免会有所感慨,兴之所至,随笔记下,此行记载,后来写成日记揽辔录,流传后世。
霍千钧和岳璃此时自是不知,只是对他动辄要考问两人几句,都深感头疼,一路上原本最辛苦的巡逻探路之事,如今到成了两人都抢着干的活。
等靠近燕京之时,岳璃才与他们分道扬镳,带着早已乔装打扮后的海州狸和打掩护的商队分头进入燕京,在暗中保护他们之余,顺便打探一番金国当前的形势和对南宋的态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