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19章 古早文里的倒霉混混18(第2页)

原来,王少衍一夜未睡,独自布置着这一切。

他仿佛预感到了家人归来,等不及他们帮忙。

而后,痴痴地守在门口。

等来了一身晨露未散的大舅,他头戴白色布巾,一身素服。

双脚微微跛着,却稳当着捧着一个瓦罐。

身后跟着一名瘦弱小兵,牵着两匹萎靡的老马。

马背上挂着几个破布包袱,干瘪低垂着。

一番动静,王少衍接过瓦罐,大舅母哭天抢地,王少熠搀着父亲,王琢跪拜祖宗,族长主持大局,族人纷纷吊唁,王琇含泪招待,王家村悲乐弥漫。

两日后,二舅夫妻合葬,入土为安。

来不及抚平哀痛,一行六人,再次赶往长安。

大舅留下的,只有贵人额外给每位将士添补的一份抚恤金。

这事并没有在军营里流传开,是交付给送行官密令。

端午这日,街上热闹非凡。

“朱六!”

“饼郎!”

夏有米将准备好的包裹递过去,里头装着的不止六个蒸饼,六个大角粽,还有几根“长命缕”

自从上次杨二狗那事了结,她就有在拜托朱家兄弟慢慢打探着,原书中栽赃她的那个混混的消息。

这事本不好查,无名无姓的,只有零碎的几句描述作为线索。

半年过去了,基本也就排除了那人在长安的可能,或者此时还没做混混。

最后,夏有米都反过来安慰朱六他们,这事急不得。

但在朱家兄弟坚持下,硬是从洛阳那儿打探到了些许消息。

此人很可能还在东都,且没有混出些大名堂来。

“拿着,每个人都有份。”

“呜,饼郎,你真好。”

朱六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其实抓住杨二狗他们并没有出什么力,纯捡漏。

这么吃着王家的东西,内心还是有些惭愧,于是想尽力地帮忙找到饼郎说的那人。

可惜,他们盯梢了半年多。

问遍城中乞爷,也只得一两分没有用处的消息。

“好啦,这是你们应得的!

我觉得帮了大忙。”

夏有米笑眯眯的,仔细想来,所谓命定其实很儿戏。

她像是在铸造一个堡垒,去面对一个背负天命控制的小苍蝇。

同朱六告别,就见到大舅下值回来,还带来了他的上司——赵县尉。

“阿舅,赵县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