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想再说话,却想起实在没什么好说。
他便笑了一笑,起身背起自己的包袱,向屋外的阳光中走去。
卫清无心中突然一空。
她喊道:“喂……”
徐固回头,站在阳光下,面容已经看不清。
卫清无迎着阳光,并不眨眼,她再一次问出这些天里问过无数次的话:“你到底是谁?我认识你吗?我们以前是朋友吗?你为什么帮我救我?”
徐固淡声:“你若是想不起来,便不必知道。”
卫清无怔忡,低下头。
她再次抬起头时,目光沉静坚定,道:“好,你帮我一次,但你不必害怕。
等我养好伤,我会去南蛮人那里救你。”
徐固回答:“不必救我,以我的身份,我并不会出事。
若你想不起我是谁,我们并无再见的必要。”
这样的潦草利落,激起陌生人之间的感动,也荡起旧事的一点涟漪。
卫清无捂住头,闷闷躲在里面,咬紧牙关闭上眼。
--
在蜀州地段,晏倾正坐于茶楼二楼,一边喝茶,一边写字。
他所在的茶楼,正对着县令府衙。
大魏地方间的疑难问题,都会寻县令解决。
一对夫妻相搀扶着走出县令府,喜极而泣。
一会儿,这对夫妻上了茶楼,对着晏倾便磕头:“多谢郎君帮我们写状子!
县令把那地的名额划去了,我们不必多交税了。
今年不会饿死了。”
晏倾温和颔首,问他们日后打算。
若是不上山做匪,不入娼门,可还有其他活路?
夫妻俩也没什么好说,只茫然说会当佃农,给世家豪门种地。
晏倾不多说什么,让旁边属下将自己写好的一封信给出。
若是自己走后县令改口,自可拿着信登门再访。
夫妻中的妻子感恩连连,丈夫却有些头脑:“我们上门找谁?”
晏倾:“找州刺史。
州刺史是蜀州最大长官,你们的县令也听他的。
我写了密信留给你们,州刺史见到信,便会知道该怎么做。”
丈夫茫然:“州刺史……您是比州刺史还大的官?”
晏倾摇摇头,只说:“不过是京官清闲,人人想入京罢了。
大理寺是刑狱之首,没人想被大理寺查。
这世间谁身上没有一两遭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能不惹到大理寺,自然不惹。”
他们说话间,晏倾看到风若从窗口翻进来。
夫妻俩被这身手极好的侍卫吓一跳,见晏郎君还有事情忙,便拘束告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