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侯家做那事时,皇上到底是真没顾上还是如何,不得而知。
事后不见补偿,多年冷放着。
温氏进京,依旧冷着冰着,直到高丽归来才想起温家这么桩事。
却在殿试温思贤后,立时便赐还了爵位。
可官役里往温家放贱口时,那些人选……说不是故意的,怕连妇人也不会相信。
温思贤两次联诗夺魁才有了圣人提携,看似巧合。
可节宴上,什么不好玩?偏要打着温家最擅的联诗?这些都罢了,君上赔情心思本是艰难,皇上肯给温家机会便是大幸。
可长孙无忌不明的是圣上那天,说温大、得婿。
到底如何心思?前后思量实难揣测。
今天又来了这么一出,转过一念,便把由头放在了温大姑母身上。
“虽是聪慧,不过才十七八,难免有小心思想不开。
家中长者,有人说教,原是他的福气。”
又不见圣人说话,长孙无忌便补上了这句。
太宗眼中若笑,夹箸食了一口后,又云:“听说今年那半里红尘,便是温湘娘手笔。”
提起这个,长孙无忌便笑了:“臣家有人看过,确有禅机深义。
看似无华,内有乾坤。
转上几圈,多有心得。”
太宗悠然叹了一口长气:“温湘娘,还真是长进了。”
三月十八,温氏正式挂匾。
没有惊动外人,只是聚集家仆训话申诫,畅白温氏家规。
正堂阶前,温湘娘稳居正位,宝袭陪在右首。
苍伯涵娘一左一右,阶下便是百余口温氏家仆。
先是分男女列队,而后苍伯涵娘又公布了前院后院各处的新任职表。
与原先差使相比,竟有六成调动。
别处宝袭不熟,只自己院中,除徐娘外的三个仆妇全被调了出去,鸢儿更是直接发配出了后院。
当然,有出便有进,按上如弦的例,这次又进来三个仆妇两个侍儿。
“娘子可要唤进来问话?”
清清虽然依然留在院子里,却明白正身的订成了三等,自然是不能放在屋里的。
倒是蓉蓉顶了上来,如瑟的性子这些日子也看清了,蓉蓉便索性放大了胆子,立到了人前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