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喜捂住了脸,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这节骨眼一个大汉跑过来,对凤岐恭恭敬敬道:“神算子先生,马车备好了,您什么时候启程?”
“什么马车!”
公羊喜一惊。
大汉又恭恭敬敬对公羊喜解释道:“神医,您的朋友人极好的,给我一家老小都算了卦相了面,还指点我去哪里打猎能有大收获。
他说要去京城,我这不送他一程。”
“咱们桃源村的人世代居住这里,哪去过什么京城,阿山,你识的路吗!”
公羊喜劝阻道。
“我有个朋友在再来镇,他可是在镐京做过生意的人!”
大汉挺起胸脯,骄傲地说。
“不许送他去!”
公羊喜怒道,“他生病呢,去京城的话,肯定死在半路上!
阿山,你要害他不成?”
“那怎么使得!”
阿山被他唬得一跳,为难地看着凤岐。
神医在村中威望极高,众人们也纷纷劝阻阿山起来。
凤岐看大势已去,揉着太阳穴叹了口气。
公羊喜把凤岐弄回家,气呼呼煎药。
凤岐裹着被单子坐在藤椅上,自言自语道:“想不到世上竟有桃源村这种地方,村民世代居住于此,鲜少与外界沟通,没有受那世俗之气的沾染,民风如此淳朴。”
公羊喜重重把药碗放在桌上,“这是个好地方,你何不留下?我不愿你出去,再扰得天下不宁。
江山要易主,就让它易主,老百姓的日子,照样过得好好的。
可是非要打仗的话,就不知会死多少人了。
我爹娘就是死在战火里,若不是我师父收留了我,我也早就死了。”
凤岐听着公羊喜的话,倒想起了荒原客。
他刚从歧关崖底回到骊山时,荒原客曾问他,如果为了公道,就得屠杀万人,他是否也要认这个死理。
那时他的回答是:就算死千万人,我也要这公道二字。
然而这一趟川蜀之行,再到了这桃源村,他的心却受到煎熬。
他自认为追求公道与正义没有错,可是他也同样感到,为之陪葬的众民,更是无辜至极。
与世隔绝了数月,他已不知靖国形势如何。
他设下棋局,是为了让靖国内乱,促使赵谋之流叛逆丰韫,取下靖国政权。
继而对其恩威并施,行绥靖政策,设立靖国为郡,封其郡守,从而不动兵马而收回靖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