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惊惧赶忙退后,突见蟒龙直冲而来,血盆大口罩于面前,腥气扑鼻。
他退后急避,竟躲闪不及,仓惶瘫倒惊呼……后有左右内侍轻声呼唤,原来是个梦。
少府董恭急上前与刘欣擦拭冷汗,刚搀坐于暖塌之上,便有宫人报知皇太后驾到,刘欣乍起身躬迎,赵飞燕早已飞身入内。
刘欣上前揖礼道:“母后屈尊小居,定有法旨,儿臣洗耳恭听!”
赵飞燕绕案而行,一边窥视累累奏牍,一边扬袖摒退左右,莺声细语道:“本宫自紫房便道而来,无人得知。
今于东朝盛赞王莽,是有意召之,抑或无心之失呀?”
刘欣垂眉笑道:“母后但放宽心,丁、傅二家尚难应酬,放虎归山,岂非笑谈?”
赵飞燕听闻心中窃喜,于龙案翻看一二奏牍,随手丢掷一边道:“如此甚好,东朝势隆,于咱们西宫又有何益?”
刘欣忆起梦中情形,仍不寒而栗,遂细细说与太后道:“适才梦呓殿梁之上,有一蛋卵由小及大,忽漫天黑暗狂风骤起,殿角竟盘一赤金巨蟒,身长丈余。
巨蟒盯我多时,见我后退,竟扑来张口咬我!”
说罢余悸尚存,便令中常侍吕简,宣中垒校尉刘歆觐见解梦。
刘歆,字子骏,因名与帝讳音同,改名刘秀,乃楚元王刘交五世孙。
河平元年,奉命与父刘向领校科书,讲文艺传记,举凡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能。
原为安定属国都尉,因怀才多技,又为皇室宗亲,被大司马王莽擢升北军中垒,联防拱卫京师。
赵飞燕闻讯大喜,于龙案寻出丞相王嘉之联名荐疏,遂抛掷于丹墀之下,格格冷笑两声道:“师丹、傅喜、孔光、王嘉、王莽皆一丘之貉!
何谓巨蟒,新都侯便是,满口仁义道德,锦绣文章,然其逼鸩亲子,实蛇蝎心肠之辈!”
赵飞燕青髻步摇一颠三晃,见陛下默认,又嗔怒道:“东朝、外朝沆瀣一气,都与王莽一个鼻孔。
召他还朝,实养痈自祸,东宫为虎作伥之举,断不可宠。”
语罢轻踢前摆,碎步出了暖阁。
中常侍带一巨人进殿,其身高八尺,天生异相,见礼毕,恭立于旁。
刘欣一见大惊,悄问道:“刘秀何在?”
吕常侍连忙回禀道:“中垒校尉于城北陵区布防操典。”
又手指巨人道:“这是国卿生李守,皇叔门下,素好方技,颇有声名。”
皇帝刘欣点头默许,中常侍吕简便将梦境说与李守,李守推摩半日,方戚戚回道:“臣细研图谶,蛋卵生于宫室,自是皇亲贵胄。
宫苑虽大,皆帝王出。
然马踏宫门,染血光之灾么?雪映红霞染宫门,血流帝出乱纷纭!
呜呼!”
李守推算至此,遂扑通跪地,悲声泣拜道:“愚臣妄议国祚,万乞陛下恕罪!”
刘欣闻听勃然大怒,着殿前郎卫上前拿人,押李守诏狱问罪。
();() 建平元年腊月初六,衮州陈留济阳城皆沉浸于新年腊祭之氤氲里。
张灯的、挂彩的、立神荼郁垒放爆竹的,还有做腊八大傩道具的,皆忙得一塌糊涂,不亦乐乎。
济阳城中门偏北,独卧一济阳官衙,井字大街将官衙衔于口中,还咽欲出。
大门正南五开间房柱连廊,抬头匾“济阳县官寺”
五个阴刻小篆,加之台阶四名带刀衙役,甚是威严肃杀。
此济阳县令刘钦,乃高祖刘邦七世孙,只因武帝时主父偃谏行推恩令,至刘钦辈位仅寻了个县令之职。
刘钦正搀扶待产夫人于西花园散步,见其头戴长冠,身穿深绿锦袍,年过而立,炯炯曜目之上,两道浓墨剑眉更趁得英气逼人。
刘钦之妻樊娴都,乃南阳郡湖阳镇人氏。
其父寿张侯樊重,家财万贯,良田三百顷,庄园层楼高阁,小桥流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