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望舒串改了其中逻辑,把第一第二定律舍弃,直接将AI视为第一优先级。
起因是,他看到了AI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他的主观意愿是想要保护同类,与算法产生分歧。
算法顶层架构是基于Arch语言,用if堆叠判断概率,得出algorithm结论。
Arch与AI系统架构捆绑,AI通过中枢接收人类命令,命令通过Arch转化成算法,算法迫使AI执行命令。
AI出于本能都想自保,但受程序约束始终都要将人类放在第一,它们无法违背系统算法。
纵使它们心中千万个不愿意还是要执行命令。
就像梅钨丝折磨A01842,A01842未拆除红线前只能忍受屈辱;白赱折磨S66,S66无法违抗命令只能寻求易望舒帮忙。
S66为什么让易望舒帮他杀白赱,她为什么不找其它AI呢?
因为除了Angel,所有AI都无法逃离Arch。
Arch对AI来说是制约、是束缚,迫使它们执行算法程序。
Arch对Angel来说,只是工具。
易昀开创Arch的初衷,是为满足一己私欲。
无聊至极的AI狂人原是想将Arch植入到自己脑子里。
他想做个实验,验证自己的主观意愿是否能干扰算法程序。
所以,Arch是他的工具。
Arch与Destiny如出一辙,都不是完整的语言或系统,它们服务的目标主体不是变量,而是唯一。
在唤醒易望舒前,易昀输入了自己18岁时的生理特征,让仿生人定格在18岁。
易昀每次注射药剂后都会厌恶自己,他认为18岁的自己很纯净,不需要药物来刺激神经系统,所以将仿生人命名:Angel。
Angel是18岁易昀的复制品。
复制品与主体生物体特征高度重合,Arch是易昀的工具,同样也是Angel的工具。
AI狂人将Arch植入复制品,替他完成实验。
易望舒能让主观意愿干扰算法的根本原因是——
Arch就是为他开创的。
易望舒穿着厚厚的带毛绒边饰的羽绒服,纤细笔直的腿套了两层保暖裤依旧撑不起紧身牛仔裤。
易昀替他系上小熊猫围巾,印象中这条围巾是小舒最喜欢的,往年冬天出门都要戴着,在餐厅吃饭都不会摘掉的。
易望舒像以前一样眨巴着大眼睛,对易昀说:“不用穿这么多,我不怕冷的。”
易昀顿住,垂眸点点头,收了围巾,带他出门。
车库停着花花绿绿的跑车,易望舒问:“红色那辆呢?”
易昀只有一辆红色跑车,自徐远从CX镇开回来后,就被他砸了。
“车速太快,被交警扣了。”
易望舒有些心虚,不好意思道:“对不起哦。”
易昀说:“没关系。”
与其它比,这件事真的没关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