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代帝王都干的不错,直到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明朝又和汉唐一样,中期变故,后期农民起义直接灭国。
明英宗朱祁镇人菜瘾大,在皇宫里听多了太爷爷的故事,便想着我上我也行。
听了一个太监的忽悠,二十三岁的年轻皇帝准备御驾亲征。
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二十万人,带着不少众臣便出发了,军中一切军务都交给了太监王振。
这场仗不出所料,败了。
撤军途中,王振看着军队离自己家乡不远,便建议皇帝绕道,想在家乡父老面前扬眉吐气,皇帝答应了。
走到半路时,他又不想大军践踏家乡的庄稼,又下令原路返回,直接导致瓦剌大军追上了明军。
在土木堡,二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跟随皇帝出征的大臣死了五十几个,只有个别人逃出生天,皇帝本人被俘虏。
瓦剌太师也先让皇帝叫门,皇帝竟亲自去叫了,幸亏宣府守将没有理睬。
七天后,又直接去大同叫门,大同守将也没开,但毕竟是皇帝,守将还是出来拜谒了,朱祁镇开口就问,“大同钱财几何?”
直接命守将取出两万两千两白银,赏给了瓦剌众将军。
也先用皇帝的名义问京城要来了不少财物,再要时,京城却不给了。
皇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和众位大臣建议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
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太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
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
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
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
次年,朱祁钰改元景泰。
是年八月,距离太上皇朱祁镇被俘,将近一年。
瓦剌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放朱祁镇回去。
朱祁镇回宫后便被关在了南宫之中,七年间,生了三个儿子五个公主,日子过得很快活。
实际上,南宫中的朱祁镇一直想着复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