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大貊帝国真正成为“国”
,也不过二三十年的事。
二百年前,大燕开国皇帝灵武大帝一统大夏以后,对边疆地区实行民族自治政策。
在东北划分了三个部族,即西貊、中貊和东貊。
这些少数民族部族只需年年来朝进贡,尊皇贡表即可,中央政权对他们并无管束。
这些部族以藩属自称,除了年年进贡,其中贵族还把子弟送到大燕学文习武,学习大夏文化。
一百多年来,他们与大燕一直相安无事。
近五十年来,中貊逐渐崛起。
他们同中原一样,也是以农耕为主。
虽然他们身处苦寒之地,但那里土地肥沃,黑土地攥一把都能挤出油来,同时那里人烟稀少,地域广阔,他们率先富裕起来。
也是因为身处苦寒之地,他们有深深的危机感。
对于先进文明的学习引进不遗余力。
他们把族中最优秀的弟子派往大燕学文习武,成绩斐然。
这些人把中原地区先进文明带回本土,进一步促进了地域文化经济的发展。
但是身处藩属地位的貊族,气候环境恶劣,他们的内心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
内心深处,对于繁华的大燕文明怀有深深的向往和觊觎,他们在等待时机,他们不甘心永做藩属。
三十年前,大貊出现了一位勇武的神主努赤哈。
他是中貊第十代君王。
他一就位,便彻彻底底地实行中原建制,并且任命了大夏人王焕做宰相。
王焕给他图谋的战略是先征服东西貊,一统大貊,压制西方蒙古人,北联柔兰人,然后南图大燕。
努赤哈对众大臣道:“我们要征伐东西两貊,总要师出有名。
大夏人不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吗?”
皇太子哈儿坦笑道:“他们大夏不是还有句话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咱们就说咱们打伤的狍子跑到他们境内了,派兵去追赶。”
“这也太赤裸裸的了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