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师解释道:“人的心理和情绪是多变的,测谎技术准确率较高,但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准确。
这也是测谎结果无法作为证据呈堂的原因之一。”
在大汪的要求下,老钟和老曹又一次被带进了测谎室。
大汪坚信,只要多试几次,撒谎者的心理防线一定会崩塌。
然而,接二连三的测试结果均证实二人没有撒谎。
甚至在后来的几次测谎中,老曹表现得越来越镇定自若。
反倒是老钟着急了,他骂骂咧咧:“这东西不准,我们怎么可能都没撒谎,难不成,我见鬼了?”
老钟好不容易挤出一句利索的话来,说完就脸色大变。
大汪呵斥:“胡说什么!”
老钟不说话了,双腿发软地坐在了一旁。
测谎依旧没能分辨出二人谁在撒谎,此事陷入了罗生门。
大汪沮丧地回到了西岸分局,问我:“你之前说他们都不像在说谎,是不是有什么调查思路?”
“直觉罢了。”
我想了想,“重点查查这两个人吧。”
大汪把测谎结果告知邢井后,邢井并未表现出太多的讶异,他说:“好好查查他们两个。”
我想起了大汪在测谎中心接到的关于戴晓松的电话,问起后,大汪丢了一份资料给我:“这是我们刚刚查到的。”
我迅速翻阅,这份资料十分详尽地记录了戴晓松的成长经历。
他是在争吵不断的家庭中长大的,这为他的童年留下了诸多阴影。
上学期间,他曾多次转学,每次转学的原因都是与人打架。
戴晓松最痛恨待人刻薄的人,因此他专挑爱与人吵架、话多的同学动手。
最严重的一次,戴晓松将一名同学的牙齿全拔光了。
据说,当那名满嘴是血的同学疼得满地打滚时,戴晓松攥着一手的断牙放声大笑。
没有人敢上前帮忙,戴晓松看上去太可怕了。
为此,戴晓松的父母花了不少钱赔偿受害者,但他依旧死性不改。
几年前,戴晓松终于忍受不了离家出走了,之后就走南闯北,换过很多住所和工作。
如同上学时那样,戴晓松在工作中也经常与人打架,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再换份工作。
他在北西小区待的时间最久,三年前,李央在北西小区招收缝纫学员,戴晓松为了生计投到他门下学习缝纫。
这三年间,除了近期为了李央与钱涛的一次争吵,戴晓松从未与人发生争执。
北西小区的居民说戴晓松除了偶尔酒后性情大变,清醒的时候都无比正常。
警方接触了戴晓松的父母,他的父母说,戴晓松很少与他们联络,除非实在穷得连饭都吃不起,才会打电话伸手要钱。
但数天前,戴晓松打电话索要了一笔不小的钱财。
“戴晓松家的家庭关系畸形,他仇视自己的父母,把所有爱与人争吵的人想象成他的父母,所以才会如此暴戾。”
大汪说,“李央待他很好,他把李央当成了再生父母,因此,这三年间,戴晓松从未犯事。”
“你认为他是凶手?”
“不好说。
你觉得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