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理学家胡援对此说道“嫁女必须胜吾家者,胜吾家则女之事人必钦必戒;娶妇必不若吾家者,不若我家则妇之事舅姑必执妇道。”
这一方面说明经济确实决定了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另一方面也说明理学家已开始探讨如何降低妇女地位,以达到重振三纲之道的问题。
“劳动决定生产地位”
上官婉儿不禁低呼出声。
武则天心思急转说是劳动,其实所有活动都是这个意思。
说白了就是得有价值,一个人在政治上有价值,就有政治地位,一个国家在邻国中有价值,就是国家地位。
一个女性有价值,那么这个女性地位就会提高。
女性群体有价值,那么女性群体的地位就会提高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武则天不禁大笑道“真是振聋发聩之言”
另一方面,宋朝政权从何而来
是建立在中小地主阶级基础上的。
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坐大,各地农民起义频发。
门阀、地主、权贵都“天街踏尽王公骨”
。
中小地主阶级反而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了北宋历史舞台。
他们的出身与生长环境决定了其对待妇女的温和态度。
所以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坐大
稍微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得出,光幕这里讲的极有可能就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了。
武则天只略微一想,就能想到,是削藩出了问题。
“没想到不是七国之乱,竟然成了东周之祸啊”
儒学自东汉以后走下坡路,中唐时代以韩愈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批佛驳道,企图重振儒学雄风,提出“以儒为宗”
,但是社会上思潮涌现,儒家并不是主要的潮流。
在宋朝,儒家思想才再一次得以重视。
汉儒、唐儒的思想并不适合新生的宋朝,社会现实和儒学重建迫使儒家选择伦理观作为建立思想体系的重点。
于是,儒学家们说道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
由此可见,儒学家将夫妇之道视为社会伦理的起始,视为宋儒重塑三纲五常思想体系的开端。
所谓,家齐然后天下定。
但是,当一群男人开始对婚姻夫妇作出规定的时候,就成为了这样
“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唱随之礼,此常理也。”
“女,随人者也,以少女从长男,随之义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