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文帝不置可否,转而看向太子,问道:“你怎么看?”
太子谨慎回答:“张太傅说得有理,儿臣复议。”
孝文帝有些无奈,一脚踢不出个闷屁来的郁闷你们理解吗?不过随即释然,张太华是太子的恩师,他能反对自己的老师吗?
这时,太子下首的三皇子站起来说:“对三甲的名次,儿臣倒有些想法。”
孝文帝有了些兴味,说:“但说无妨。”
三皇子说:“儿臣以为,薛文龙虽然文采出众,不过考试之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儿臣看来另外两位贡生的答卷也自有特色,称得上是各有千秋。
另外,皇父原本打算的是此次科考多多选拔贫寒之士,虽然没有明言,办差的诸位臣工们却都是如此领会的,若是叫这身为商贾之子的薛文龙拔了头筹,岂不是叫下面办差的臣工们无可适从?”
孝文帝沉吟不语。
三皇子见皇父踌躇,便趁热打铁地说:“儿臣以为,听薛文龙刚才的那一席话,倒像是个才干优长之士。
历来状元头名都是先去翰林供职,这薛文龙既有办事之才,何必拘于状元之虚名,在翰林修书编文,虚耗时日呢?儿臣倒是觉得索性连头三甲都不要他进了,只在十名之列就可以了。
到时候皇父可将其外放,到时候看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连太子都怔怔地看着他,心想也太黑了吧,大家还在讨论要不要让薛文龙当状元,他倒好,直接叫人家去几百里地之外喝西北风去了。
孝文帝平生还蛮看重这个儿子的,这时却一拍扶手说:“胡闹!
这三甲的文章是要拿来给后来的考生作典范的,如此一来,流传出去,百姓们岂不要笑话在座的诸位爱卿都是吃闲饭的,连文章的高低优劣都甄别不出来?”
三皇子吃了个瘪,心里极其不悦。
原来就是他在大殿上斥责胤禛为“狂生”
,胤禛当时按着礼仪,不可能回头去看说话的是谁,也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是凭着自己的立场说话,于是无形之中就得罪了三皇子。
后来胤禛的答话偏偏又句句都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了,叫一旁积极准备挑刺的三皇子再次落了个空。
他怀恨在心,便在此时下了个绊子,没想到又落空了。
不过孝文帝最后还是采用了大臣们的折衷之议,钦点胤禛为一甲第三名——探花,因为皇帝虽然斥责了三皇子为“胡闹“,但是他说的一句话还是进到了皇帝心里,这薛文龙看起来倒不是那读迂书的酸儒做派,也不用进翰林熬资历了,直接就可以叫他去办点实务。
这一日,皇榜贴出来,唱喜的人一路吹吹打打,分别往三甲的家而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