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直接把惠帝和朱宣伊这对父女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朱宣伊是好的,惠帝是差的,对比衬托之下,朱宣伊更好了。
长定殿的臣子悄悄观察舜阳殿下的神情,现她没什么情绪波动,依旧十分专注地看着天幕。
唯有越观唐知道,她害羞了,不好意思了,还有一点点的尴尬。
青橘这样毫不吝啬地夸赞她,她当然高兴。
可偏偏,她的父亲作为反面教材,和她形成鲜明的对比。
朱宣伊对惠帝的感情很复杂。
父亲二十几年的宠爱和关怀不假,朱宣伊对父亲的爱也不假。
父亲从未想过让她做继承人,这份爱不能突破时代的局限性,朱宣伊的失望也不是假的。
失望与爱交杂,但她总归是希望父亲好的。
有时候,朱宣伊会大胆的想,父皇这辈子似乎就是在做皇帝,他别的也不会,就会做皇帝。
可是,只做皇帝,是做不好皇帝的。
皇帝不一定是全才,但一定要对各方面都有涉猎,要深入体验民间的疾苦,思民所思,急民所急,才能做好皇帝。
父皇,您没有做到的事情,就让女儿来完成吧!
朱宣伊这样想着。
皇帝的性格影响朝局,所有人都知道。
但从未有人这样分析过大胤的外交思想。
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大胤对外软弱是因为北蛮太强。
在漫长的忍耐退缩中忘记了,有的人能从弱到强,从败到胜,有的国家亦能——只是,这个国家需要一位兼具智慧与勇气的领导者。
从防守勿攻、弃地妥协、花钱买和平,到开拓进取、勇毅不屈、把握主动,哪一个更得民心毋庸置疑。
“花钱买和平?说得真好听。”
“不就是忍辱苟且吗?”
“真不想受这窝囊气!”
“挺直脊梁,堂堂正正不好吗?”
这样的怨言层出不穷。
【为什么长于深宫的公主会比惠帝这个执政数十年的帝王更加果决坚毅、勇敢无畏呢?
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或许有几分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