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未来自己的执政措施,算抄吗?
如果她说,在她打算编纂法典时,就有这个想法了——有人信吗?
她甚至还在工部侍郎的陪同下,去看了几家印刷坊,了解目前的印刷技术,鼓励印刷工人们善于总结、思考、创新,改进提升印刷术。
不仅是司法方面的考试,比如工部,如果以后官吏要到工部任职,也要通过考试掌握相应的知识。
总不能作为工部官员,主管楼阁殿宇、桥梁城墙的制造,却不知道怎样的构造是有问题的吧?
目光无意间落在工部侍郎的身上,唉,上次问他一些印刷术的知识,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虽说术业有专攻,可你身为工部侍郎,不能一点都不懂啊!
【《胤律典》并非一成不变,执政者会根据社会展变化适时进行适度的修改。
这些修改都是针对个别条文律例的小范围修改。
举一个例子,开明元年的时候,大胤女子法定婚龄是十五岁;开明六年,《胤律典》修订完成时,大胤女子法定婚龄是十五岁;二十年过后,《胤律典》规定大胤女子的法定婚龄是十六岁;昭文时代结束,新帝继位十年后,将《胤律典》中大胤女子的法定婚龄改为十七岁。
】
提高女子婚龄是朱宣伊打算推行的一项改革,她当然不会一蹴而就,只是没想到:从十五岁到十七岁,法定婚龄增加2年,却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能达成!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容易推行,何况是这种涉及风俗的改革呢?
道阻且长。
【自编纂完毕《民法典》,易青轶在大胤朝堂的地位显着跃升,俨然成为炙手可热、权势显赫的天子亲信,未来封侯或许难说,拜相似乎毋庸置疑。
然而,人生就是有这么多的然而。
】
转折来了!
朝臣们挺直脊背,竖起耳朵,尤其是知晓刘斐然原历史结局的礼部尚书——是易青轶作死了吗?
可怜的刘斐然,押送谋反未遂的宁王至今未返呢!
易青轶会是下一个刘斐然吗?
新的小标题是:
【世事难全。
】
【开明八年,易青轶的儿子仗着父亲的权势和威名在洛京京郊强买了一块水田,这块水田原主人气不过,痛骂他,并放言要去告他。
易青轶的儿子当即和这个人打了起来,失手将人打死。
】
慈父多败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