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第65章 郁陵千秋8(第2页)

明明有三十二座陪葬墓葬的是男臣,举例子却只举了薛泽若和陆逢秋——这两个人还需要青橘姑娘特意说吗?

难道那些男臣的声名在后世盖不过这些女臣?

刘斐然呢?

青橘不是很早便提及他吗,说他官至宰相,说他才学无双、有勇有谋——这样的人物难道没有陪葬帝陵,不会吧不会吧?

外人自是不知评论区的内情,而通过礼部尚书只言片语推测自己在原历史结局的刘斐然惭愧地低下头。

原历史陪葬帝陵的臣子没有他,这一次他要努力争取!

他绝对遵纪守法、重新做人,绝不作死!

【无论是朱宣言的郁陵还是她的陪葬墓,殡葬方式都是棺椁土葬,这种殡葬方式对应儒家“入土为安”

的思想。

然而,放眼整个古代,古人的殡葬方式实际是多元化的。

有柴薪包裹尸体然后或弃或埋的裹薪葬,《周易·系辞下》有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有直接将尸体抛之荒野的弃尸葬,《孟子·滕文公上》有载:“盖上古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

有剔肉留骨的剔骨葬,《列子·汤问》有载:“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歼其肉而弃,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有以火焚烧的火葬,《墨子,节葬下》有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除了这几项,还有因不同民俗而产生的天葬、水葬、岩洞葬、吊棺葬等殡葬方式,由于这期不是古代殡葬方式专题视频,我便不逐一列举。

“嘶——”

未曾读过什么书、对古时丧葬方式不了解的大胤百姓倒吸一口冷气。

听听,这说的都是什么!

那剔骨葬和火葬,令逝者死无全尸,还能“成为孝子”

他们能说什么?

感谢青橘让孤陋寡闻、浅薄无知的我们长了见识吧!

【到了现代,出于节约土地资源的现实需要,火葬成为主流。

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科技的展,一些不修坟墓、不立碑、不硬化土地的殡葬方式走入人们的视野。

大家较为熟悉的是草坪葬、树葬、海葬、花葬、骨灰墙、骨灰塔,这些殡葬方式主张回归自然,体现“天人合一”

的思想,被称为生态殡葬或者绿色殡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