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御赶忙安抚大家:“莫慌,咱们一起想办法。
洪水虽凶猛,却也冲不垮咱们的决心。”
说罢,他率先拿起工具,冲向溪边。
于是,众人齐动手,在溪边筑起简易堤坝,用沙袋、石头、树枝等一切能找到的材料阻挡溪水进一步泛滥。
众人不顾雨水浇淋,泥浆溅身,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堤坝一点点增高,溪水的汹涌之势终于得到遏制。
随后,大家又重新翻整土地,补种种子,精心呵护每一株幼苗。
经过这场变故,众人更加团结,深知在这深山之中,唯有相互扶持、勤劳苦干,才能生存下去,让《墨韵千秋》书稿在乱世中有处安身,等待传承华夏文化的曙光降临。
此后,日子依旧有晴有雨,有苦有甜,但众人的心愈坚定,携手共克时艰,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深山传奇。
随着时间推移,众人的劳作愈娴熟,收获也日益丰厚。
开垦的荒地逐渐扩大,谷物蔬菜茁壮成长,种类愈丰富;溪边捕鱼的技巧日益精进,收获的鱼儿不仅满足日常所需,还能晾晒成鱼干储存;山林中的打猎队伍更是屡建奇功,野兔、山鸡、野猪等猎物时常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但众人并未满足于此,闲暇之余,他们重拾对《墨韵千秋》书稿的钻研。
苏御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诵读经典篇章,探讨书画技艺,交流学术见解。
书稿在众人的呵护与完善下,内容愈精彩,思想愈深邃。
他们希望,即便身处深山,也不能让文化的火种熄灭,要让华夏文化在这乱世中熠熠生辉。
一日,外出打猎的同伴带回一个惊人消息:金兵在附近村落烧杀抢掠后,似有向山坳方向移动的迹象。
众人听闻,神色大变,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再度紧绷。
苏御当机立断,一方面安排人员加强山坳周边的巡逻与警戒,利用地形设置陷阱,准备抵御金兵;另一方面,他再次组织大家商讨书稿的藏匿之处,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苦思冥想,最终在山坳深处现一处天然洞穴,洞口隐蔽,内部宽敞干燥且有多个岔道,便于迷惑敌人。
他们将书稿转移至洞穴深处,层层伪装洞口,又在周边布置了一些误导金兵的假线索。
数日后,金兵果然气势汹汹地逼近山坳。
但他们踏入山坳后,便陷入了众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不是被隐藏的绳索绊倒,就是被尖刺扎伤。
待金兵反应过来,准备反击时,众人凭借熟悉地形,利用弓箭、石块等武器从四面八方攻击,打得金兵晕头转向。
金兵见势不妙,以为中了埋伏,不敢恋战,灰溜溜地撤退了。
众人望着金兵远去的背影,长舒一口气,但他们知道,危险并未彻底解除,仍需时刻保持警惕。
经此一役,众人愈珍惜这深山里的平静生活,也更加坚定了守护书稿、传承文化的决心。
他们继续在渔猎躬耕之余,潜心完善书稿,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将这承载着华夏文化精髓的《墨韵千秋》带出深山,让世人领略其风采,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整个华夏大地。
喜欢写书门生请大家收藏:()写书门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