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仗掏空了的国库根本承受不起。
周琰刚一继位,就开始面临缺银子这一大难题。
户部刘侍郎一脸愁苦的叹气:“要用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很多州郡上书要赈灾银子,要拨款安置流民,要给死难的将士家人发抚恤银子,还有宫中有两处宫殿被烧,需要拨款重建。
户部提前预支了今年上半年的赋税,可还是远远不够......”
周琰强忍住和刘侍郎一起愁眉苦脸叹气的冲动,力持平静的问道:“大概还差多少银子?”
刘侍郎上朝之前显然早就有所准备,立刻说出了一个数字。
周琰倒抽一口凉气,半晌说不出话来。
朝堂上也陡然为之一静,一个个脸色也都不算好看。
这么庞大的缺口,要怎么才能堵上?
散朝后,周琰和齐王一起到勤政殿商议对策。
“十四叔,缺这么多银子怎么办?”
周琰一脸愁闷。
做皇帝果然不是件轻松的事,要为这么多人的吃穿发愁。
齐王略一沉吟说道:“事有轻重缓急,银子缺的太多,只能把要用银子的地方算一算。
先紧着最紧急的事情来。
将士们的抚恤银子是一定要发的,否则不仅会寒了死去将士的家眷们的心,也会让活着的将士们寒心。
不过,这笔抚恤银子数量实在庞大,无论如何筹措不出这么多。
可以先发一半,另一半留待日后国库充裕了再发。
此事要张贴告示,而且每一户都要当地官吏亲自登门一一解释。”
周琰听的精神一振:“好主意,明日上朝我就宣布这一旨意。”
顿了顿又道:“安置流民的事,也要立刻就做。
否则流民极容易成患。
赈灾的银子更是不能少。
至于重建宫殿的事,倒是可以缓一缓。
宫里这么多宫殿,也不缺住的地方。”
齐王赞许的看了周琰一眼:“你想的很周全。
不过,即使是这样,银子还是不够。”
周琰显然早有打算,低声说道:“十四叔,我想动用内库里的银子。”
大秦所有的赋税收入都归国库,国库里的银子当然都要用于大秦百姓和军队上。
内库则属于皇帝私有。
大秦建朝百余年,至今还没出过骄奢yin逸的昏君。
年年内库都有盈余,积余多年下来,内库倒是十分丰厚。
内库的银子用于宫中一切开销。
从内库出银子相当于皇帝自掏腰包了。
齐王挑了挑眉,笑道:“如今这大秦天下都是你的,内库是你私人的钱袋,你愿意拿银子出来解燃眉之急,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