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译文。
惟有在小说里我们呼天抢地,耳提面命诲人不倦。
而且像我七八岁的时候看电影,看见一个人物出场就急着问:"
是好人坏人?"
上世纪末叶久已是这样了。
微妙的平淡无奇的《海上花》自然使人嘴里谈出鸟来。
它第二次出现,正当五四运动进入高潮。
认真爱好文艺的人拿它跟西方名著一比,南辕北辙,《海上花》把传统发展到极端,比任何古典小说都更不像西方长篇小说——更散漫,更简略,只有个姓名的人物更多。
而通俗小说读者看惯了《九尾龟》与后来无数的连载妓院小说,觉得《海上花》挂羊头卖狗肉,也有受骗的感觉。
因此高不成低不就。
当然,许多人第一先看不懂吴语对白。
当时的新文艺,小说另起炉灶,已经是它历史上的第二次中断了。
第一次是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
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
《海上花》两次悄悄的自生自灭之后,有点什么东西死了。
虽然不能全怪吴语对白,我还是把它译成国语。
这是第三次出版。
就怕此书的故事还没完,还缺一回,回目是:
张爱玲五详《红楼梦》
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