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被面具遮了上半张脸,露在外面的嘴唇润泽如初春花瓣,说话时隐约可见光洁的贝齿。
一头青丝用一条缠金丝带高高束起,从头顶垂下,时而随着徐徐晚风的吹动而飘逸。
煜见他如此自信,一点恃才傲物的心腾起,便上前搭话:
“不知兄台有了什么好句,可否先念来听听?若直接就写,却写得不好,没的玷污了好丝绸。”
少年也不回答,径直走上台去,接过摊主递过的笔,开始在白绸屏风上挥毫:
“去年七夕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七夕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一写毕,台下诸人起了许多啧啧之声。
路人甲赞叹:“这位公子的诗写得好,不仅合了‘求不得’这个题目,还合了此刻七夕佳节的光景。”
路人乙附和:“是啊,更兼以去年和今年相同时间的不同场景的对比,更凸显了‘求不得’,真是读之即生遗憾啊。”
煜看了少年写的诗,虽然心里觉得不错,但嘴上却不愿夸出来,在台下喊道:
“公子这诗,写得也是很好了。
可终归‘求不得’这个题目有限,若公子能再写一题,小子才算真心拜服。”
少年盈盈立于台上,温声说道:“公子请讲。”
煜略一思索,笑道:“既然公子已作了‘求不得’,那何妨再作一‘失而复得’?”
“这有何难。”
那少年提笔便要写。
“慢着!”
煜阻止道。
“公子还有何高论啊?”
少年转身问道。
煜饮下一盅酒,脸上带了些微醺的醉意:
“公子第一诗以七夕为背景,那么这第二,当然也要如此,才不辜负了良辰。
如何?”
少年自信一笑:“如你所愿。”
话音未落,少年在另一个屏风前站定,提笔便写: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