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化指着“竹蜻蜓”
说道:“信王看到那个玩具了吗?我们幼时都玩过的。
现在看到它,我就在想:用这个办法,人能不能飞上天呢?这就是敢想,当然还要有点根据,不能胡想说梦话。
如果那个竹片子很大,是钢铁制造的,很结实。
用我们现在使用的内燃机来带动它,也像竹蜻蜓一样旋转起来,它下面带一把椅子,人坐上去。
是不是就可以飞起来呢?
这是有道理的,我们按着这个道理去做,想办法,多用心,我相信,人是能够飞上天的。
人飞到天上有什么用途呢?从甲地到乙地,它就是交通工具,是会飞的马车,速度快,上千里的行程,盱眙之间就到了。
如果带上炮弹,飞到敌军的头上丢炮弹,那就是会飞的大炮,就是武器。
信王爷,这不是仙人指点吧?这也不是神话。
以你的学识应该知道,这个虽然很难实现,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智慧和人力物力,但是,它是能够制造出来的。
人从此就可以飞上天!”
朱由检这回彻底的惊呆了!
说神奇吗?他说的的确有道理,不是胡说。
但是要说人能飞上天,那是打死也不信。
真是矛盾啊。
事实上,直升飞机的发明,的确有“竹蜻蜓”
的因素。
“竹蜻蜓”
流传到了西方,引起了一位伟大人物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意大利人达芬奇,它根据竹蜻蜓的原理画出了可以实践的图纸,这份图纸就是最早的直升飞机的设计图。
在20世纪初,第一架能够飞起来的直升机,就是按达芬奇设计的原理制造出来的。
又过了三十多年之后,真正的直升机就飞上了天。
......
朱万化百年以后,中华帝国没有给他立纪念碑,也没有铜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的方式是建庙宇。
朱万化的庙号为太祖,一般称为宪太祖,因此他的庙就叫做宪太祖庙,简称太祖庙。
庙中的牌位上刻着朱万化的谥号,谥号为:“开疆文武睿宪祖”
皇帝,用了七个字。
庙号是帝王特有的,指的是在太庙里立室奉祀的名号,如果单独建庙也使用这个庙号。
一般开国皇帝称作“祖”
,后继皇帝称为“宗”
,如李渊称“高祖”
李世民称“太宗”
,后人称之为唐高祖、唐太宗。
谥号是对于去世之人的评价,帝王将相都可以有谥号,并非皇帝独有,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
谥号始于汉代,起初并不复杂,只是一两个字,后来就越来越多了。
例如刘秀谥号“光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