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不是战船,连个遮挡都没有,所以凌操在破敌前锋后,追杀途中被甘宁率精锐射杀。
不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水战、陆战,气盖万夫的猛将。
孙策扶起他,笑着说道:“我不喜得千军,唯喜得你这员猛将。
你来的正好,我即将拔营北上,正需一员良将提水师护卫江面,运送粮草,与我大军水陆并进。”
凌操没想到自己一入营就能担此重任,激动的拱手,拜道:“操敢不从命!”
孙策带他走到牛渚山上,远眺碧波浩荡的长江,问道:“你是怎么从吴郡一路跋涉到丹阳的?对这长江水路可熟悉?”
凌操豪情满腹,立即回道:“禀将军,自天下离乱,豪杰并起,我便以侠义聚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于吴楚之地。
长江水面,我年行数次,各处地势了然于胸。
关于长江防线,牛渚之外,第二处驻军要地便是沙口堰。”
“沙口堰?”
孙策还真没听过这个地方。
();() 凌操介绍道:“此处又名扬浦,当利水由此汇入长江。
刘繇部将张英率部驻守此地,以防袁术水军扬帆顺流于此而下。”
说到当利水,孙策恍然,大概猜出这里是哪里了,应该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当利口。
张英率军把守在此地,是军事上极为明智的一个部署。
张英这个名字在史书上并不出名,但绝对不能因此而小觑他,他只是遭遇了孙策的直接正面碾压,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事实上他的军事眼光非常卓越,不然也不能挡住吴景、孙贲等人的连年进攻。
尤其张英选择的扬浦这個驻兵地点,是军事上至关重要的一处要地,与晋朝的武庙名将王濬不谋而合。
主持整个平吴大战的晋朝龙骧将军王濬正是在这里扬帆顺流而下,攻破了整个长江防线,然后将其更名为当利口。
所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王濬的才气自然不用多说,这可是王朝的开国名将,一统天下的武庙名臣。
张英跟他作出了相同的部署,守在扬浦,抗拒淮泗精兵多年,其军事才能绝不容小觑。
孙策说道:“张英不除,迁延日久,若任其在当地修营建垒,恐终将成我心腹之患。”
凌操立即建言:“我在江上便曾听闻将军大军在丹阳势清扫叛逆,势如破竹,威震江东。
知道将军麾下大军主力在南方,旬日之间难以拔营向北。
于是特率部前来助战,帮将军破敌。”
孙策眉毛一挑:“你有破敌之策?”
凌操重重点头,豪情壮志奋发,指向长江水面:“将军,刘繇初得江东,水军亦并不强盛,主力皆在这牛渚营。
我率部在扬浦探查了数日,确定在扬浦并无多少水军。
故而,张英把守此地用的是铁索横江之法,以数道粗大铁索,锁在当利水江面,以防水军顺流而下。”
“只要我率水师围在江面,其必然担忧我等突进当利水,截断其东方粮道。
此时将军率部从南侧出现,哪怕只有数百人,威胁到其当利水南岸铁索捆绑之处,张英便无法坐住,不得不派兵来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