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又问:“当家的,老三和老二会不会生气啊,那些书,一看就不便宜。”
当初山子买了几本启蒙书,就用了2两呢。
这么一堆,哎呦,都不敢想象。
孙伯民瞄了一眼认真练字的孙山说:“肯定很贵,具体多少钱,大姐没说,只叫我拿回去,给山子用,让山子好好爱惜,将来留给孙家子孙。”
顿了顿,孙伯民继续说:“老二,老三怎么说,不用理,大姐说了,谁是老大,就给谁。
规矩就是这样,谁也改不了。”
苏氏听到后,佩服得不得了,有底气说话的人就不一样。
又想到自己只有山子一个,不用担忧偏心的问题,不用担心兄弟争夺反目成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儿子少也有好处。
苏氏又问:“当家的,明哥儿去到府城,做什么活计?”
拔完毛,孙伯民拿把刀,开始清理鸡内脏,语气羡慕地说:“明哥儿在大姐的店铺做伙计,客人来了,斟茶倒水上菜。
比在家里耕田轻松多了,不用日晒雨淋。”
顿了顿又继续说:“你知道吗?大姐、大姐夫,瑜哥儿吃饭,明哥儿也跟着吃,哎呦,吃的全是大白米饭,有肉有菜有汤。
有时候还有下午点心糖水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正大姐一家吃什么,明哥儿就吃什么。
不要说工钱,这种吃食,不要钱,也很多人抢着做。”
听到这,苏氏也羡慕,瞄了一眼山子,恨不得儿子立即长大,去大姐家打工呢。
好奇地问:“明哥儿住哪里,跟着大姐住吗?”
孙伯民摇了摇头说:“不是,大姐住在何家,明哥儿肯定不会跟过去。
明哥儿跟店铺的几个伙计住,大姐把他们安排到,何家分到的房子里住。”
苏氏又好奇地问:“明哥住的环境怎样,店铺有几个伙计,那么多?大姐的糖水铺大不大?”
孙伯民耐心地说:“明哥儿住的可是二进院子,很宽敞,都是石板铺的路呢。
店铺里的伙计是何家比较穷的旁支,大姐夫肯定用何家人的,难道自己人不帮自己人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