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川家康得到从织田信忠那里剥夺的尾张下四郡时,却普遍听到“三河守的为人配得上这份恩赏”
的评价。
舆论之区别可见一斑。
仅以列国之间的声誉而论,这么多外样大名里,恐怕唯有新近受封山阴十万石的山中幸盛可居于德川家康之上,其他的都不能比。
倘若连德川家康都受到冷遇,其他诸侯会怎么想
老爹汎秀或许有足够的资历,去强行压制天下的不满,但是义光觉得自己的威望还比较有限,不可肆意浪费。
甚至有一丝埋怨的念头泛了起来
哪能这么坑儿子呢
这么拉仇恨的事情您老人家自己上还成,我是不敢的。
难道这是对我的考验不成
但考验的究竟是啥
太难懂了。
竹中老师过世了,虎哉师傅在京都忙,手下的弟兄们都太年轻就算是神童也不可能明白。
要不问问身边的辅臣小西行长但内心总觉得此人不可完全依仗
诸般心思,左思右想,犹豫良久,刚满二十岁的平手义光终于下定决心,汗流浃背颤抖地拿起笔,生平第一次对父亲的命令提出了反驳。
他竭力想把言辞搞得隐晦一些。
不过既然意图是要唱反调,总是隐晦不到哪里去的。
吩咐了最亲信的家臣将信函送出去,平手义光担惊受怕了好几天。
结果
十余日后,汎秀的回信却是“诚如吾儿所言,是我一时不虑。
河田新九郎病危已至弥留,丧事之前我不拟离开近畿,转封德川之事请自行斟酌。”
义光这才松了口气。
他与河田长亲不算特别熟,但知道这名家臣多年来的地位。
既然是此人病危,父亲一时失察也是很正常的。
类比一下假如是井伊秀直、加藤嘉明、平野长泰不在想象不出来,二十岁的人实在想象不了死亡的场面。
总之,知道其中并无什么特殊内情之后,平手义光主动唤来了德川家康并试探性地提问说“有人推举阁下,想让您转封奥羽,以镇压附近的不法之徒。
不知对此有何法呢”
德川家康不假思索应道“任凭幕府驱策便是,中纳言大人若有所需,就请下令。”
闻言平手义光愣了一愣,又指着地图笑道“不知您希望拿到那一块地盘作为新领地呢”
德川家康一眼都没去,低头回答说“只要保持与现有知行同等数量就足够了,相应的困难臣下会想办法克服的”
平手义光没再开口,轻轻点了点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