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自己在天牢的日子也是他打点的。
所以肖长远是信服凌方然的。
听肖长远这样说,刘暖也就没有再发表法了。
因为肖长远毕竟是重生的,谁好谁坏心里肯定又一杆秤的。
他既然说没有问,那应该就是没有问题的了。
时间流逝无痕,当肖长远说可以制硝石时,这才发现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
提取硝的这个算是土法,刘暖只是在乡下的时候见人这法子提取硝石做烟花的。
所以当肖长远说,草木灰边缘已经开始长白色的物体时,刘暖知道时候到了。
刘暖让肖长远准备了大锅。
然后把长着白色物体的土研碎过筛,与干净的草木灰按照三比一的体积混合。
然后用热水加入锅里浸泡搅拌。
接着就是把竹筛放在大缸上,用冷水淋洗。
第一次的比较浑浊,呈现的是棕红色。
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的淋洗。
静置后过滤,把过滤的液体进行加热蒸发。
等到硝水蒸至锅铲上成油丝或者滴在灶台上能很快凝结成团后停止加热。
趁热用粗布过滤,待冷却后用细布过滤。
滤液继续冷却,沿着盆底或者盆壁陆续有白色的警惕析出,这就是硝酸钾。
没有结晶的母液还可以继续地进行过滤,冷却,还能获得白色晶体。
最后一步就是提纯。
把粗制的硝酸钾放入锅里,加水溶解,加热至沸腾,过滤,冷却。
如此重复三次就能得到比较纯的硝酸钾,也就是硝石的称呼。
原料制作的过程,刘暖全程参与了。
当然也有肖长远,关武,肖十三,肖山以及很久不见的关文,秦大夫以及大蓟。
秦大夫着刘暖一系列的动作,心里有些疑惑和怀疑。
刘暖为什么会这些呢,还记得这么清楚不过见刘暖忙得很,秦大夫也没有追问。
关于炸弹的比例,刘暖是从烟花上推敲出来的。
当然也算了下化学公式,就是三二一的比例。
三碳,二硝石,一硫磺。
几人按照这份比例把原材料放在了竹筒里。
竹筒外面留了一段县做引线,刘暖担心哑爆,连忙在引线上涂抹了松油。
几人尝试着了三种不同的比例。
分别是三二一,二,然后是十五,十以及五。
炸弹做好后,开始寻找实验这炸弹威力的地方,肖长远带到着几人到了天云山的深处。
找了一处相对平坦又比较空旷的地面。
因为是第一次试验,刘暖担心出事,让放了比例最小的。
同时还把引线做得很长,然后肖长远让关武点了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