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德经》,主要论述“道”
与“德”
,“道”
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
心中有“道”
,方位修行。
“德”
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心中的世界有多大,你的眼界便有多高,同时修炼的上限也就越高。
“道”
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
。
“道”
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
在物中,物在“道”
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
可以说,天地万物都是由“道”
组成的,而修道,人体亦是如此。
修道,修是同样是自身。
“道”
不只是有形的“物质”
、思虑的“精神”
、理性的“规律”
,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
“物质”
、“精神”
、“规律”
皆是“道”
的派生物。
“道”
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
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