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在“悦来酒楼”
门口等候接旨,李季兰站在一边,安静而看,只把为他高兴之情收入心底。
传旨的官差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长卿及时上书,于国情有利,解邦交之危局,此为第一功;查明恶徒邓百年身份,找出不法物品来源,惩奸除恶,端正风气,有益教化,此为第二功。
朕特为汝加俸禄,另赐:玉璧一块、金筷一双,望汝为国为民,再创佳绩。
钦此!”
“臣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差把圣旨两侧的圆木筒一并,下颁道:“刘大人接旨吧。”
刘长卿双手接过圣旨,再次谢道:“谢皇上。”
官差一挥手,叫人从身后的马车内拿出一圆一方的两只华美的盒子来,道:“这两样圣恩之物,刘大人也收下吧!”
刘长卿恭敬接过,道:“皇恩浩荡,臣不胜感激。”
“好。”
官差见这两套流程也走完了,就道,“刘大人快快请起!”
刘长卿这才起来,托了总管事王五将圣旨和两只盒子先送到自己的房间去。
官差叮嘱道:“此番圣上未直接升刘大人你的官位,自有深意,不必多加揣测。”
“臣明白。”
“那我也不佐刘大人你了,这就回去向圣上复命。”
“官差大人走好。”
回到房间之中。
刘长卿打开那一圆一方的盒子来看:
圆形盒子里装的是一块无暇的玉璧,拿在手里冰冰凉、沉甸甸,上面系着一条打了吉祥如意结的红色绳子,可做腰间佩戴之用。
只是看了看自己的这一身衣服,刘长卿做了罢:美物应当配美衣,除两套官服外,我并无一件华服,实在是有负氏璧的无上价值。
遂决定只将这块玉佩悬挂于帐上,赏其冰清玉洁之姿,也算是不忘恩典。
方形长盒里面放着一双金筷,刘长卿只在心中感慨:
原来皇家的锦衣玉食就是如此啊!
圣上拿出一双金筷来赏我,并不算“破费”
,唯独是这金子的份量沉重,连带着这筷子的等长和刚直一同,叫我明白——
要知进退,凡事不可一根筋地走向极端,得学会保持中正平和才好。
李季兰微笑问他:“这两样东西,你可都觉得好?”
刘长卿点头道:“的确是很好,只是思忖着并非是圣上本人的意思。”
“那你以为是谁的意思?”
李季兰拿过玉璧和金筷子来看,“圣上问过谁拿主意了?”
刘长卿沉默良久,才道出两个字:“羽。”
他观察着她的表情,揣测着她的心思,李姑娘在想什么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