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十九说说家乡人垫圈弄垡头上(第2页)

鼠人初回乡劳动时看到,秋收秋种大忙季节,晚稻离田后,必有一种引人观瞻的田间活动:几人乃至十多人用绳子牵拉着一带把的倒“厂”

字形木制农具,“厂”

字的那一横是横梁,上坐一半大的孩子,而“厂”

字的那一撇,倒翻上去,就成为安在横梁上的弧形把手,扶把的老农也稳稳地端着把,有时甚至也将身子压在把手上,随着前面牵拉的人群亦步亦趋走。

牵拉的人们都把绳子搭在肩膀上,身体前倾,很用力地躬身向前。

这农具下面看不到有轮子,却承载着小孩的体重和扶把人的加压而离地几寸顺畅地向前,什么缘故呢?待众人一趟牵拉到田埂边,掉转头时,老农提起这农具,可见横梁上面有长长的两把刀:原来,这就是当地人每年一度用来“划垡头”

的“划刀”

这“划刀”

两个刀片有一尺来长,刀口锋利,刀背较厚,被分开牢牢固定在两道横梁上,靠横梁处相距约有六七寸,刀尖部位距离略小二三分,上下微呈梯形。

这样的划刀插入刚收割过的稻茬田,田里土中含水量还比较高,经过坐人加压强力牵引向前行,稻茬田里就会形成一条刀痕清晰的等距离长条。

这一过程即为“划垡头”

其实,上面的描述只是划了一道“垡头”

条的过程,要论生产队整体划垡头的事则有相当大的工程量。

因为队里家家户户养猪,绝大多数是旱圈,垡头是不可或缺的;集体养的老母猪,产猪仔时也不能用淌圈的,也得有一定量的垡头储备。

出于个体与集体这两大需求,故每当一片稻田收割完毕,各家各户就自然按队里划分的田块,互相打伴工,邀人一起“划垡头”

;队里也用牛拉着划。

牛拉虽然省人力,但在潮湿松软的稻茬田,牛脚印会陷得很深,有时正好踩在要划到的“垡头”

条上,将来起出的垡头凹陷破裂的可能性大。

不过队里备一点垡头纯为垫圈,不像有的人家要用它来砌垡头墙,所以,对这些不足完全可以忽略的。

在一块田里划垡头,先一道道横着划,每道之间扶划刀的都要目测做到等距离,这样,将来起掉垡头,不会因为有疏密而能保持田块总体平整。

农业生产历来被视为“露天工厂”

,靠天吃饭的成分比较大。

有时正是晚稻收割季节却遇上连绵阴雨,那也得抢收抢种。

这时,常会遇到稻子收上来了,田里还有积水。

怎么办?简单,划好众多横向垡头条,再划一条纵向贯通的长垡头条,起掉垡头后,田里的水就可以通过这些纵横交错的“渠道”

,迅把水排到河里,这将大大有利于提高秋播秋种的进度呢!

喜欢鼠年说鼠人请大家收藏:(dududu)鼠年说鼠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