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好,不去指望什么,也就不会因情受伤。
柳先生在心里叹了口气,终归没有在婚嫁之事上劝说什么,给姜若皎讲起西南的三大院来。
除去州学这个官办学校之外,西南还有三家有名的院,分别是黎山院、鹭江院和鹤庆院。
其中黎山院和鹭江院听名字便知道坐落于哪里,鹤庆院则是由当世大儒鹤庆先生一手创办的,三大院呈三足鼎立之势,每年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跨院活动相互交流。
要论名气之大、水平之高,首选肯定是鹤庆院,且鹤庆院位于西南与东南交界地,水陆交通都十分便捷,不仅招收了来自各地的学生,还招收了来自各地的夫子,属于方方面面都很强、摆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院。
可惜正是因为鹤庆院名气这么大,所以他们招生也很严格,并不是你有权有势就能进,还得靠自己的实力考进去别人才收。
要是负责入院考核的夫子们不点头,任你天皇老子来了也别想进院
“你与世子都不在他们平时会松口的招生范围,稳妥起见还是选择黎山院和鹭江院比较适合,要不然很可能会碰壁。”
柳先生客观地给姜若皎自己的建议。
如果姜若皎生为男儿且自己去报考的话,柳先生二话不说就给她写举荐信了。
可姜若皎是女孩儿,还要捎带上寇世子,那即便她写了举荐信怕也收效极微。
鹤庆先生虽不怎么管事了,却还是稳稳地坐镇于鹤庆院之中,底下的人谁都不敢随便给人开后门。
就算是平西王亲自开口,鹤庆先生也不一定会给这个面子,毕竟鹤庆先生一直都认为藩王坐大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之一。
当年没能把藩王的权力全削掉,是鹤庆先生心中极大的遗憾
姜若皎听完柳先生的分析,沉吟着抿了两口茶,才说道“我还是想先去鹤庆院试试。”
她要是不知道平西王的决心也就罢了,既然知道西南将来可能要面对王师,那么最适合的选择就是鹤庆院。
那里人才最多,教的学问最有用,最适合为以后的事打基础。
哪怕寇世子学不进去,她也可以学上一二,以备不时之需。
要是能拉拢些人当以后的班底,那就更好了。
相较之下,黎山院和鹭江院比较偏向传统的院,教的都是纯粹的上学问。
不是说钻研上的学问不好,只是对于眼下的情况来说属于远水救不了近火,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潜心研究经义
柳先生见姜若皎神色坚定,研好墨给她写了封举荐信,让她带过去试试。
柳先生说道“你是我见过的最有主见的学生,我也不多劝你什么。
不过你既然认我这个老师,那日后有什么事就不要一个人扛着,我这里你随时都能来,哪怕只是来寻我说说话也好。”
对上柳先生温煦的目光,盘桓于姜若皎心头许久的不甘与愤懑尽数散去。
即便找了足够多的理由说服自己接受,她终归还是有些不甘心的,不甘心就这么嫁给一个自己没想过要嫁的人。
只是这世上同样有许多对她好的人、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哪怕有再多的不如意,她还是想好好地把日子过好,不让她们为她担心。
若有能力的话,她也会倾力维护好现在的太平安稳,不叫她们遭受半点苦难。
她知道那不容易,所以她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