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郁承渊对柳誉这样做也没什么不满,这本就是他们事先安排好的。
不过,他却未曾想过以此来钦点柳誉为状元。
“柳誉乃江宁郡柳宁县人士,曾亲身参与江宁郡赈灾诸事。
他此次答卷也是以水灾为题,其中不免借鉴了江南水灾赈灾实例,有取巧之嫌。”
“若只是取巧,陛下不会想将其点为状元,柳誉定有其过人之处。”
林乐贤听柳誉有取巧之处,倒也不慌不忙。
郁承渊向来不喜取巧之人,如今却没什么怒色,上去似有几分愉悦。
若柳誉真的只是取巧,郁承渊说不定还会帮他掩饰一下。
毕竟,郁承渊也想要交好那位穆宗师。
“文中有借鉴,创新之处亦不少。
朕对创新之处,颇为欣赏。”
郁承渊没有掩饰他的赞赏。
随后他收敛神色,向柳誉三人,“朕欲重新出题考校前三甲,以此来定三甲排名,诸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这般更为公平公正。
“陛下英明。”
进殿的三人也同样施礼,另外两人心下自是愉悦。
若以此次答卷定名次,他们与第一名无缘。
此时重新考察,便是多了一次机会。
哪怕这一次发挥失常,也依旧在三甲之列。
重考一次,于他们利大于弊。
柳誉也同样愉悦,为了穆前辈和陛下的计划,他要在殿试之上拿出治水之策来。
但这显然并非他的真实实力,以此得状元之名,实在受之有愧。
在殿试之前,他便曾向陛下提起过此事,陛下也只说他自有安排。
如今得知重考,他自是满心欢喜。
。
侍从很快便搬上来了三张桌,分别放于三个位置。
又为几位年老体弱的大臣们,拿了些座椅放在一侧。
“陛下,我们怎能在这大殿上入座”
魏经纶见陛下让他们入座连忙开口。
在这大殿之上,哪里有他们入座的位置。
“答题时间漫长,自是不能让诸位卿太过劳累。”
郁承渊显然并不在意,“诸位卿入座之后,方能让三位安心答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