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人务农的老家乡自然生态,还可以用上面几个词来进一步说明。
因为此后的鼠人不再是整日在学校教室里坐的书生。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他和姐姐以及朝夕相处的农民朋友生产活动的空间大为扩展,他们要在这样的环境“战天斗地”
,肩挑背扛,经常以脚丈量这些地方,所到之处也会经常涉及这些名称的。
、港
不知“牧马大沙”
当初从江水中逐渐显露出来是怎么个模样,但总是不难想象,江水冲刷,潮涨潮落,要有稳定的生产生活基地,必须围堰、开港,有顺畅的水系直通长江,这样才能做到旱涝保收。
鼠人从小就知道,他住的地方,向东几百米有港,向西两里也有港,这些南北方向的港,大多向南通到长江。
整个“沙上”
一带,每隔一两里必有一条港,“美人港”
、“火叉港”
、“青龙港”
“过船港”
、“夹港”
等等,这是有个性的一类港名。
鼠人在家乡生活近o年,一直没弄明白,离家很近的东面那条港为什么叫“美人港”
。
还有一种似乎是数着数来命名的港,如“头圩港”
、“二圩港”
、“三圩港”
……一直到“八圩港”
、“十圩港”
等等;有时这样编顺序还排不过来,还又分“上”
“下”
来说,如“上六圩港”
、“下四圩港”
,也简称“上六圩”
、“下四圩”
。
这样按着次序叫的港名,很好记,也容易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过了四圩港,下面就是五圩港,倒过来走,也一样。
、圩、垈
既然圩和港如此亲密不可分,那就来说说“圩”
。
当初来“牧马大沙”
的人为何要开这么多港?说到底,是为了圩上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