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站在路口等,母亲不敢再向前,也站下来。
但这一路竹子不多,偶有一两扛过来的,不是大,就是小,不合用。
她有些急。
想起以前听富生说常到南横港买,她便转身往南走。
南横港距街一里多路,是这个公社南片几个大队人们赶集的要道口。
这里情况果然不同刚才路上。
闸坝前前后后都是人,竹子也多。
扛着的、竖着的、放在地上的都有。
远处,还可看到路上三三两两扛着竹子朝这边来的人。
母亲心里一阵欢喜。
她看看放在地上的,那都是别人家买成的,都蛮好;又看那竖着的,围着一圈人,正在讲。
那边又有人扛竹子过来了,她走过去,还未到他身边,前面已有两三个人凑上去了。
扛竹子的是个中年男人,穿破棉袄,腰间用旧皮带束着。
两三个人问他,这竹子多少钱一斤,他却不答径自过来。
母亲看看,想再问,可愣住了。
这人是老靳庚!
“奶奶也来——?”
未等母亲开口,老靳庚先说话了。
母亲说:“我也想买点竹子,回去夹夹猪圈,再弄点做做刮刮啊!
你到买到了啦!”
“噢,今天买竹子的人多啊!
我一早来,在这等了一会,来一捆,七八个人抢上去问,我朝前走,没想到,前面接到三岔口了。
我这,就是从那边买的。”
“啊?”
母亲诧异,“那……”
他想再跟老靳庚说话,可老靳庚扛着竹子很快地向西边圩上走了。
几乎在同时,原先消消停停聚在这里的人一下子忙乱起来,已买好的人扛起竹子向西疾走,消失在圩村的竹树丛中。
市管会的人来了!
先走的逃掉了,来不及走的便被抓住。
一个剪短、穿旧袄的中年妇女刚从地上扛起一捆竹子想走,却走不向前,回头看看,矮胖的、穿着一身黑制服的市管员紧紧拽住了她的竹梢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