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如山倒,接下来的战斗,已经不能算战斗了,是一面倒的逃亡与追击。
7月底,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西两面逼近长沙,并对其形成钳形包围之势。
紧接着,国民党湖南省和八万国民党军队在长沙起义,湖南宣告和平解放。
解放军在长沙和平解放的前两天,就已经解放了长沙周边的地区,包括株洲。
在当时,株洲只是一个人口只有七千人的小镇,但是这个小镇却有一条专用铁路支线。
这是因为这里有国民党第二十五兵工厂。
这个兵工厂很重要。
它在整个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数百万的国民党军队提供了接近半数的子弹和炮弹。
因而,这个铁路边上的小城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但是,在国民党军队撤退的时候,将这个兵工厂被破坏的十分严重,机器设备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了,带不走的,也都破坏了重要部件,无法开动。
完好的只有车间厂房。
解放军接管这个军工厂后,决定重建。
原本厂里的工人也都被遣散。
面对这样的情况,也考虑到战争结束后对军队数量需求的减少,上级决定,留下一部分战士,就地复转,充实这个兵工厂。
兵工营这个时候正好随着大部队来到株洲,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兵工营头上。
袁征接到任务,立刻召开会议,宣布的上级关于就地复转的命令。
开会的几个连长听到这个命令,一片沉默,没有一个人像以往一样站出来争抢这个任务。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任务与以往兵工营的任务有本质的不同。
这个任务不是武器维修,而是要脱下军装,离开部队。
没有人愿意离开光荣的解放军队伍。
更可况现在的形势下,眼看就要到了全国解放,就更没有人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就地复转。
经过在部队里多年党的教育,几乎每个战士都有了觉悟,都以解放军战士的身份为荣,以完成上级任务为荣,以奋勇杀敌为荣。
现在上级突然下达一个这样的命令,让他们就地复转,都想不通。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地专业就是脱下军装,成为一个老百姓。
战士们谁也不愿意从一个军人重新变为一个老百姓。
袁征自己也明白执行这个命令的困难。
但是作为领导总是有办法的。
他强硬的命令他们自己想办法完成。
他对这些人说:“我们革命军人的纪律,第一条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完成这次复转任务。”
他随后将复转的名额指标分解到各连。
对于袁征这样不讲理的命令,各连长也立即照猫画虎,又将名额分解到各排,各排又分解到班。
所以,最后的责任就落在解放军部队里最小的首长-班长身上。
每个班都需要有一个人复转。
当然,不限一人,多多益善。
不过,如果哪个班完不成任务,那么对不起,只好就是班长自己以身殉职了。
命令下达后,随后的事情果然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兵工营全体战士们都对这个命令拒不执行。
战士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一方面,但是还要看是什么样的命令。
像这样就地复转去兵工厂工作,就等于被踢出了部队,从一个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瞬间沦落成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这样的命令,比让他们英勇赴死还要严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