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松年说,“到底报考哪所学校,你这两天好好考虑一下。
我和你爷爷商量过了,觉得最好还是选一所京市这边的军校,走陆军……”
“爸,这个我自有主意。”
顾涵江打断他。
顾松年就没再多说,提起另一件事,“我收到消息,边境那边一直不太平,上面很可能调我去坐镇昆城军区。
不过你放心,你妈不走,会留在京市照顾你和你爷爷。”
今年上半年,滇省和桂省刚爆发过一场边境战争,之后也摩擦不断,顾涵江有所耳闻。
听顾松年这么说,他暂时压了压情绪,问了几句情况,才声音变沉,“爸,安安有消息了吗?”
电话那边明显有瞬间的沉默,“还没有。”
“爸。”
顾涵江深吸一口气,“我遇到两个和安安长得很像的人。”
“你遇到和安安长得很像的人?”
顾松年一惊,“在哪儿碰到的?打没打听过对方的身份?”
“一个在省城,一个在望山市开往葫芦镇的小客车上。
都只匆匆看到一眼,还没等我确认人就走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这下顾松年更震惊了,“两个?你确定不是同一个人?”
“不是。”
顾涵江很肯定,“两人长得有差异,省城那个更像。”
虽然一直没有顾安和当时带她走的周兰的消息,顾家人却从来没放弃过寻找她。
听顾涵江这么说,顾松年忙问了当时的具体情形,派人到当地打听。
可叫顾安和周兰的人好找,找出来却没一个是他们要寻的。
而如果两个人已经更名改姓,在偌大两个城市里寻找长相相似的人,又何其困难。
不过有了方向就是好事儿,怎么都比漫无目的大海捞针强。
那边顾家四处寻找闺女,一时半会儿还没什么进展。
这边,谢建华的成绩倒是先下来了。
“哎呦你是不知道,他们年级三百多人呢,这还不包括周边几个大村送来的。
那么多人一起考试,俺们家建华愣是考了四十一,你说厉害不厉害?”
刘招娣自从听说自家儿子的成绩后嘴就没合拢过,春风得意逢人就吹。
不知道的还以为谢建华和谢苗一样,考了全县第一,而不是小小一个建设镇的第四十一名。
这天,她弟媳妇儿黄莲花带着儿子过来找她这个姑姑,人刚进门,她就得啵得啵显摆起来。
“那是挺厉害,我看建华是个有大出息的,二姐你将来可有福了。”
黄莲花还算会说话,见着面儿先奉承,把刘招娣的马屁拍舒坦了,才压低声音问:“你们家建华也要上高中了,家里一下子俩高中生,每年得不少钱吧?”
“那算个啥?”
刘招娣不在意地摆摆手,“俺们家老太太有钱,供得起。”
“要是明年再添俩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