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征心中,白帝国已灭,白帝国的子民既已臣服于南国,那他们就是南国百姓,是萧景楠的子民。
明征向萧景楠谏言,“启禀陛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
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
此爱民之道也。
陛下是明君,便应明白,白帝的百姓既已臣服南国,那他们就是您的子民。
自古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若您失了民心,那这江山您还能坐稳吗?”
明征说话从来都是帮理不帮亲且一针见血。
但在这天下敢在南国帝王面前这么放肆的,也就只有明征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萧景楠也认同明征的说法,于是驳回了霍卓的提议。
霍卓总以为是因为明征,所以才让他失去了在萧景楠面前表现的机会,于是他在朝廷上开始与明征处处作对。
而明征也因和霍卓政见不和,两人每每上朝时,因意见不一而常常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萧景楠不愿得罪明征,于是为了两人不再争吵,再加上霍卓之才,萧景楠并不认可,所以,萧景楠便以霍卓无得无能而将霍卓罢官,让他做一平民。
霍卓因此怀恨在心,他对明征恨入骨髓。
顺德三年,霍卓再次进行科举,此次科考一举夺魁。
霍卓中了状元,从六品。
后因霍卓会观察天象,又被调去了钦天监做了正五品的司正。
霍卓对明征行了一礼,才扬声道:“诸位,我昨晚夜观星象,这才现,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北迁可以纾难。”
羊越不解,“北迁?迁去哪啊?”
霍卓应道:“应当迁去朝辞城!”
明征闻言大怒,“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蜀都是国之根本,若咱们北迁,只会重复当年周朝之耻!”
一个身穿浅蓝色官袍的男子站了出来,他叫尚义,安北将军,官居从三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尚义出生于武将世家,父亲尚峰曾是镇西将军,从二品。
尚峰长相奇异,四方脸面,身躯高大,善骑马射箭,尤其擅用大刀,每战辄摧破。
他在朝为官时,手上曾有一支一万人的镇西军,镇西军是萧景楠在世时默认尚峰去打造的一支军队,后萧瑾年登基为帝,尚峰摸清了萧瑾年的禀性。
萧瑾年是个喜欢乱杀无辜且猜忌心重的皇帝,他虽年纪小但城府极深,从他将萧鸢嫁给朱磊,将朱湘和亲到古月时,尚峰就知道,新君不是个好掌控的傀儡。
尚峰手中有镇西军,这支军队里的人都与尚峰是过命的交情,他为了这些兄弟的命,便在顺德三年,因病请辞,尚峰不做官后,解散了镇西军,让他们回家种地。
尚峰离开了朝廷后,他的儿子尚义通过武举入了朝堂。
尚义自从入朝为官后,知道萧瑾年禀性的他从来都是不争不抢,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但凡朝中有大事,尚义从不言说话,甚至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努力缩小自己在萧瑾年面前的存在感。
但今日他站出来是因为他身为武将,北迁一事他嫌丢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