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本地的村民还是相对比较排斥外地人的,不管是不是来自大城市,在他们眼里就是外地的,所以目前所有知青都住在村东养猪场附近的空房子里。
当地人娶媳妇都不娶外地的,不知道根底会觉得不踏实,只有那些娶不上媳妇的人,才有可能娶一个外地的,还经常被村民偷偷嘲笑娶了外地的媳妇。
这个养猪场是原来地主家的地方,地主被打倒后就充公了,一部分用做了养猪场,还有牲口圈,以前的大食堂也在这里。
还空出来几间屋子,有的被当做村里的仓库,还有被用来放工具和农具。
后来到处都缺粮食,仓库放到村头不安全,粮仓就挪到了村中大队部那里,空出来的房子就成了知青点,男知青住东边,女知青住西边,中间堂屋是饭厅。
东边的两间厢房,一间杂物间放柴火,一间厨房,为了方便管理,就给砌了一人高的墙给围成了一个院子。
西南角有个露天的旱厕,下雨上厕所会被淋湿的那种。
大门外附近有口水井,跟养猪场和牲口圈相邻,跟村里共用。
现在牲口和猪都是公共财产,所以养猪场和牲口圈也有人晚上值班。
萧晴感觉这几天下来累的够呛,今天已经没有办法去找自己的家人。
她跟着大伙走进知青点,会计冲里面喊了几声:“韩知青、韩知青”
,出来一个20出头的男人,会计喊他韩知青,让他帮忙安排一下。
然后跟他们几个说:“韩明智韩是知青点的组长,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韩知青”
。
说完也不停留,直接带着麦种赶着骡子车走了。
韩知青热情地说:“几位同志请跟我进来,我今天没有去上工,就是为了等大家。”
然后他告诉大家男知青去东屋,女知青去西屋,让大家先安顿下来,等晚上大家都回来了再一一介绍。
萧晴道谢后,便快步直接走了进去了。
这间屋子六米长,三米宽,里面有一铺大炕,顶着屋子的两面墙砌的,宽2米,炕上已经有三个被窝卷了。
另外一边空着的地方靠墙有三个坐柜,坐柜上面放着脸盆饭盒之类的个人用品,显然,这里已经有三个人住了。
看到靠外面的还能空出来两个铺位,正好每人占一米多的位置。
萧晴也没有挑,直接把自己的行李放到了一进门靠墙的地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