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们在院落里穿梭着,用嘹亮的音节上报菜名,“来咯!
拌三丝一叠……宫爆鸡丁一份儿。”
标准的洛阳官话在院落里此起彼伏,别有韵味,说不出的热闹。
“这位老爷,您选那条鱼?”
这是有人到渠边选鱼去了。
“好嘞就这条,小人且给您捕来。”
宴会之前,家主讲话是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传统。
只见,院内前首桌上一名老者滔滔不绝,内容无非是家族兴旺,事事如意,云云。
乏味的演讲直叫人昏昏欲睡。
不过透过老者言语和眼神,栾奕却逐渐获知来者中几个人的名讳,比如荀彧的父亲荀绲,再有就是大名鼎鼎的荀爽了。
荀爽此人少时便才华尽显。
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竟弃官离去。
敢炒朝廷鱿鱼,由此可见此人之牛。
栾奕不自觉将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
他身材高大,容貌带着荀家特色的儒雅和俊朗,一身绸袍穿在他身上说不出的得体,玉带缠身带着浓浓的雍容气息。
似是觉出有人看他,他微微侧了侧首,寻到栾奕,异常和蔼的跟栾奕点了点头。
栾奕回以微笑。
家主发完话,众人共同举盏润喉。
杯酒过后,随着一阵锣响,歌女和乐班登台献艺。
按理说,这样的陈词滥曲是入不得荀家人的法眼的,不过,也许是环境促使,亦或是别的什么,往来食客们竟听得津津有味儿。
几曲唱罢!
小武隆重登场,一段单口相声《逗你玩》直让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随后他又跟小柏联合,接连说了数段,笑声不断,起凤阁陷入欢乐的海洋。
相声说完,压轴戏该上演了。
乐班再度登台,悲哀的音律缓缓开启。
戏志才步若千斤,沉重的在戏台中央站定,抖了抖衣袖,启动了深沉的语调。
故事的内容大体是:在一个寒冷的除夕夜里,一位衣着单薄小女孩儿背着一大捆柴禾在街上走。
四下寻找采买柴禾的主家,可敲了十几户人家,都没有一家人有购买的念头。
临来前女孩的父亲告诉她,如果不把柴禾卖出去就别想回家。
女孩儿看着满捆的柴,心里酸涩极了。
她实在是太累、太饿、太冷了,于是她决定大宅外的台阶上休息一会儿。
寒风使劲的吹,小女孩双脚、双颊冻得发紫。
她受不了寒意,便点燃了一根柴禾取暖……她睡着了,梦到满桌美味的年夜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