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蔡昭将紧紧攒在手里的竹简在栾奕面前晃了晃。
栾奕赫然发现竹面上罗列着一排排整齐的娟秀小字,内容竟是那聊斋志异系列故事中的《小翠》一章。
观文中言语,与栾奕所书手稿一模一样,决非听书者耳听抄录,而是实打实的翻抄版本。
栾奕不由错愕,便问蔡昭手里的文章是从哪里搞到的。
蔡昭则一脸震惊地看着栾奕,反问道:“贤弟竟不知晓?汝所著之《聊斋漫话》自传入洛阳城后,颇受好评。
城中之人争相传阅,翻抄甚众!
街上茶肆酒馆均仿照起凤阁式样聘请说书者予以传唱。
流传之广甚至一度赶超父亲所著之《鸿都石经》,连洛阳的竹简价格都因此翻了数倍。
坊间有人童谣戏言曰‘颍川栾奕美文传。
文传洛阳,纸飘香。
遥想昔日抄漫画,书斋一日空满堂’。
后来由此引申出一段典故,人们称之为‘洛阳纸贵’,用以形容书籍太受欢迎,以至于人人传抄,连竹简、锦缎的价格都因此而上涨了。”
“啊?”
栾奕目瞪口呆。
合着“洛阳纸贵”
这个成语就这么提前七八十年冒出来了?
蔡昭轻轻颔首,细声细气地继续说:“据说,连宫里的妃子们都对《聊斋漫话》趋之若鹜!”
“啊?”
栾奕又是一惊。
打死他也想不到,自己随手抄录的故事竟能传到宫里去。
可是怎么传出去的呢!
手稿有且仅有一份,从来没有外传过!
等等,并非完全没有外传,期间借给荀彧看过多次。
栾奕下意识将目光移向人群中的荀彧,心中暗骂对方翻抄盗版。
原本他还想着多攒几个故事,一同弄个集子什么的拿出去卖钱。
现在可好,盗版都传到京城去了,其它地方肯定也少不了。
盗版肆虐,自己的财路算是断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书好歹冠的是自己的名字,孬好能赚点名望。
与蔡昭闲聊的工夫。
栾奕得知,蔡邕此行确是回家过年,途径颍川恰逢大雪封路,前进不得,只得到最近的舞阳县里来打尖。
也正好借此机缘,得以来看看名扬天下的起凤阁,以及声名鹊起的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